【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7月24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郑州举行,听取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河南“三农”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7元,增长6.6%,高于城镇居民的3.7%,高于全国的6.35%。
报告显示,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河南省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贯彻《条例》第6条规定,建立了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省市县均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建立省领导联系点制度,39位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3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和38个脱贫县。
扛稳粮食安全方面,贯彻《条例》第15条规定,河南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出台《关于牢记领袖嘱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意见》。加强耕地保护,持续巩固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成果,耕地面积稳定在1.12亿亩以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其中,安阳县瓦店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大田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河南省贯彻《条例》第14条、第17条规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5.8%。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农产品加工规模稳步壮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均居全国前列,肉制品、速冻食品、面制品和休闲食品等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产区和产品,双汇、牧原、好想你等品牌享誉全国。
乡村建设方面,“十四五”以来,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29.4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