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两岸“小天使”在河南结“竹马之交” 寻同一个“自然科学梦”

   日期:2023-07-25 00:40:1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两岸“小天使”在河南结“竹马之交” 寻同一个“自然科学梦”

中新网郑州7月24日电 题:两岸“小天使”在河南结“竹马之交” 寻同一个“自然科学梦”

中新网记者 阚力

“世中逢尔,雨中逢花;天下没有不散之席,但我永远会在你身边。”接过大陆小学生张子瑶的留言卡,来自宝岛台湾的林妤橦回赠留言:“一个笑脸、一朵鲜花和一句‘希望你考上一个好初中、好大学,祝你开心!’”

二人在刚落下帷幕的“我从河南来 共探中国龙”2023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中,结下“竹马之交”。她们与其他近30名来自两岸的“小天使”们一样,在河南自然博物馆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自然科学之旅。

图为两岸“小天使”合颂《同是一个梦》。中新社记者阚力摄

河南省台办副主任祝展鹏表示,本次活动由两岸小学生以结对的形式,在河南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化石下搭帐篷体验博物馆之夜,一起了解姓氏文化、根亲文化、河洛文化,协作完成地质、古生物课题。

寻找姓氏根源、学习地球科学知识、制作矿物颜料扇,体验化石修复师……丰富的实践课程,让动手能力较强的韩青羽与结对好友吴杰譹不知疲倦。

图为两岸“小天使”展示留言卡。中新社记者阚力摄

开营首日,完成上述一天的课程后,韩青羽和同伴开始搭建夜宿博物馆的帐篷,“我们在博物馆里与恐龙为伴入睡,仿佛置身白垩纪,真的太激动了!”

图为两岸“小天使”展示制作的地质时钟。中新社记者阚力摄

次日,韩青羽早早起床洗漱,收起帐篷,与同伴们共进早餐。吃饭时,他还与吴杰譹探讨着前晚制作的颜料扇和修复的化石。二人还将成果向记者展示,“我们要永久保存这些东西,这是我们兄弟感情的见证”。

来自宝岛台湾的吴杰譹自小就对恐龙感兴趣,尽管在书上看过很多与之相关的知识,河南自然博物馆里的摆放的各种恐龙化石依然让他惊叹不已,并频频地发问:恐龙为什么消失?恐龙化石如何形成?

图为两岸“小天使”讲解自己的课题。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活动尾声,每个课题组结合自制画报,汇报各自的科研成果。吕尚融代表第三课题组汇报时介绍,他们因最快完成课题画报,所以取名“闪电小队”。他们将恐龙化石演变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并画在纸上,吕尚融指着画报逐一进行了解释。

图为两岸“小天使”代表布赫挥笔写下“同是一个梦”。中新社记者阚力摄

谈及此行,林妤橦说,此次活动让她变得更自信,收获自然科学和历史等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一群小挚友。小台胞布赫亦挥笔写下“同是一个梦”,并称将让友谊之花在各自心中生更发芽、茁壮成长。

据悉,今年是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30周年,以“我从河南来 共探中国龙”为主题的此次交流活动,由全国台联、河南省台联主办,河南自然博物馆承办。(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