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安徽萧县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扶持村项目+庭院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探索走出了一条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路径。2022年,该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56.47万元;2023年上半年,该县在去年的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粮食产量稳增不减,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获得新增。
该县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头号工程”,积极整合农村分散土地,建立强化合同履行、债权债务管理、资产资源科学利用的长效机制,构建“党组织+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四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盘活乡村土地资源,释放规模效益。
该县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上下,产量常年保持在全县50万吨左右。在此基础上,该县大力推进省“百千万”工程和市“十百千”工程,累计落实项目资金6030万元,扶持147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着力构建以紫色葡萄、红色辣椒、橙色胡萝卜、绿色芦笋、白色山羊为代表的“五彩”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实现村村有产业、有项目、户村同增收目标。
该县将发展庭院经济与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庭院结合起来,建立“镇主事、村主体、农民主角”的责任落实机制和“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协调联动机制,在发展村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巧妙利用院落空地、房前屋后等闲置空间与资源,因地制宜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庭院产业,并采取“固定收益”“入股分红”“固定收益+入股分红”灵活收益分配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土地收益。(张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