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王朝闻的精心雕刻,人们心目中那位慷慨赴死的烈士刘胡兰,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整件作品表现出一位少年英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感想,希望大家喜欢!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感想篇1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
在党的领导下,云周西村涌现出一批抗日积极分子,一些贫苦农民相继入党,并成立了党支部。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她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2月,她参加了我军反击阎锡山顽军作战的东庄战斗的支前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你‘自白’吧,你‘自白’了,就放了你,也给你一份土地。”刘胡兰说:“你给我个‘金人’,也不‘自白’!”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但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1月烈士牺牲10周年时,党和政府在山西省文水县修建了刘胡兰纪念馆。纪念馆广场上耸立着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纪念碑。纪念馆内陈列着烈士的遗物、文献资料、事迹展览,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烈士题词的手迹。烈士墓掩映在纪念馆后苍松翠柏间,墓前矗立着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塑像,东侧“生死树”下是刘胡兰被捕处,旁边的古庙是烈士受审处,石雕花圈是烈士牺牲的地方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感想篇2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1月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时,党和政府在山西省文水县修建了刘胡兰纪念馆。纪念馆广场上耸立着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纪念碑。纪念馆内陈列着刘胡兰烈士的遗物、文献资料、事迹展览,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刘胡兰烈士题词的手迹。刘胡兰烈士墓掩映在纪念馆后苍松翠柏间,墓前矗立着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塑像,东侧“生死树”下是刘胡兰被捕处,旁边的古庙是刘胡兰受审处,石雕花圈是刘胡兰牺牲的地方。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感想篇3
感动了几代人的中国共产党最小的女烈士。在她牺牲三年多后,距她的家乡山西几千里之外解放海南时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红色基因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源泉,生动地阐释了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的强大精神力量。
梳理刘胡兰一生光辉事迹,她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七八岁开始为八路军送情报、站岗放哨、救治伤员和送弹药。14岁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当地土改工作。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留下坚持战斗,秘密发动群众抗争,1947年1月,刘胡兰不幸被国民党和地主武装抓捕,敌人对其威逼利诱,刘胡兰大义凛然坚贞不屈高呼:“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从容无畏为国捐躯,牺牲时仅15岁。
刘胡兰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儿女,她为人民的利益和党的事业矢志不渝、视死如归,这样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每一个人,激励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争取解放和自由前仆后继,置生死于度外,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牺牲仅仅不到三年,新中国成立了,此刻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也即将迎来黎明。在解放海南岛的渡海战役中,以刘胡兰故事原型创作的话剧《英雄刘胡兰》成为我军渡海战役的精神利刃,激发渡海部队士气,使战士们克服海上作战的种种困难,逆流而上跨越琼州海峡,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实现海南岛的全面解放。
据了解,1949年底,国民党军残部败退至海南岛,企图利用海峡天堑固守岛屿,阻止解放军进攻。取得全国胜利的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指示,准备实施我军第一次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解放海南岛。解放军四野部队陈兵琼州海峡对岸的广东湛江雷州半岛,进行渡海作战准备。当时准备渡海作战的解放军都是南下的部队,许多指战员都是“旱鸭子”,更没见过大海。当时我军没有军舰,要乘木船渡海,海上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军舰。许多战士说:“陆地上打仗我不怕,到了海里不会游泳,心里没底。产生了有畏难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在紧张的海上练兵训练之余,为激励解放海南岛的参战指战员,燃起杀敌复仇的决心。渡海部队轮回演出《英雄刘胡兰》,广大的指战员高喊: “打下海南岛为刘胡兰同志报仇! ”《英雄刘胡兰》的演出,极大地激发了指战员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仇恨。战士们纷纷写决心书请战,投入到海练中去,畏难情绪一扫而光,斗志昂扬。
1950年3月31日晚,解放海南岛战役中,我43军两个加强连为了掩护主力顺利登陆与敌兵舰在海上周旋,约400多名解放军战士与大部队失去联络迷失方向,误在海口市白沙门岛登陆,遭到敌人包围。在坚持与国民党守军三个团的兵力激战两天后,最终大部分壮烈牺牲。这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也是解放海南岛最惨烈的一场战斗。我军总共才四百多人,而敌军至少四五千人,而且装备远超我军,且我军孤立无援。但在敌我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我军指战员英勇战斗,毙敌近千人,创造了辉煌战绩。
白沙门战斗中我军指战员的壮举惊天动地,气贯长虹。在刘胡兰等烈士精神的激励下,这些勇士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和人民战士顶天立地的革命情操。
1950年5月1日,在坚持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海南全岛。人民解放军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刘胡兰烈士的事迹一起,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理想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红色基因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感想篇4
在英烈的故乡,刘胡兰烈士的英名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当地干部群众心中,她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人,并同毛泽东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起,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励精图治,奋勇前进。
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接触到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主席在陕北转战途中,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英雄浩气传千古,胡兰精神照后人。
“刘胡兰精神就是忠诚、责任与奉献。”为了纪念刘胡兰,宣传刘胡兰精神,文水县南武乡南明阳村村民吕庆
和骑着摩托车奔波万里,完成了百场刘胡兰革命电影走遍全国义映活动。吕庆和告诉记者:“几十年来,刘胡兰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工作、生活,在别人眼里,我是赴疆勇士、单骑英雄,可在我看来,我只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当年刘胡兰被捕、就义的文水县云周西村观音庙附近,已建成刘胡兰纪念馆。高大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刘胡兰雕像气宇轩昂。这里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明节前,天天都有千名群众自发组织前来参观瞻仰,缅怀先烈。4月3日上午,400余名中小学生来到这里为革命先烈扫墓,在学校老师组织下,他们有序地来到烈士墓碑前,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表达崇敬之情。“今天参观了纪念馆,还听了李爷爷给我们讲刘胡兰的故事,感觉很受鼓舞,我们以后要更加努力,不怕困难,建设我们的家乡。”参加完活动的六年级小学生安卉茹向记者吐露自己的心声。
当地干部怀着对英雄家乡的深厚感情,表达了改变文水面貌的决心,大家表示,要义不容辞地弘扬“坚定信仰、严守纪律、彻底奉献、敢于担当”的新时代胡兰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建设和振兴胡兰家乡,努力把英雄的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刘胡兰革命英雄事迹感想篇5
1973年,该部队在山西文水县修航空港。那年的五四青年节前,部队组织青年团员到云周西村刘胡兰烈士纪念馆去参观学习。参观完后,留下几名优秀团员,由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同志给大家详细讲述了刘胡兰一生的英雄事迹,使团员们受到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
笔者当时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又是从胡兰公社入伍的,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也认识刘胡兰的父母。所以,部队领导让我组织了这次参观学习活动,留下了这张具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
为纪念刘胡兰英勇就义50周年,1996年,刘胡兰纪念馆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增设了刘胡兰事迹影视室、书画室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碑。现刘胡兰纪念馆占地面积63000余平方米,位居全国个人烈士纪念馆首位。
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烈刘胡兰,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