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为了抗日战争,甘心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这充分体现了赵一曼的爱国精神和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民族气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6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篇1
四川宜宾是抗日英雄赵一曼的故乡,如今她出生成长的村落改名为“一曼村”,“一曼”也被印在村民的身份证上,时刻提醒大家要不忘先烈,铭记历史。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陈列着赵一曼同志这样一封家书:“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家书是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同志就义前,写给儿子的。每次捧读,潸然泪下,为赵一曼同志对信仰信念的坚定执着、报国为民的赤胆忠心、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所深深感动,阅之使人心底升腾起奋斗的无限动力。寥寥数语,感人肺腑。赵一曼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拳拳报国之心、爱民为民之情。
赵一曼爱国、爱民之情,体现在她冲破束缚,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的洪流中,更体现在她同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斗争的行动中。
赵一曼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用高尚情怀、顽强奋斗和无私奉献,为自己的孩子作了最好示范,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其宝贵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热爱祖国,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业之中,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在狱中,日军用种种酷刑逼赵一曼投降招供,她坚贞不屈、保守秘密,没有吐露任何有关东北抗联的信息。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就义,表现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我们党成立100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正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始终不渝、百折不挠,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新中国成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提高斗争能力、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把红色基因、红色精神融入血脉,汲取精神滋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砥砺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全球经济增速减弱和新冠疫情暴发,给各国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遭受第一波疫情袭击后,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一大批国之栋梁挺身而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立了足以彪炳史册的功绩。今后,应对变局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同样需要榜样激扬士气、鼓舞斗志。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缅怀烈士、致敬英雄,就是要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受到后来者的缅怀和敬仰,让后来者一刻也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让后来者深深懂得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以此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推动“中华号”巨轮驶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篇2
中国,一个经历了5000年历史的洗礼,在这岁月的长河中,是先驱者的热血,才有了我们美好的未来。
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争之中,赵一曼被捕。可恨的敌人为了想知道她的联络所地,可赵一曼把嘴堵的死死的,宁可受一次次的酷刑,她的右膀臂被斩断,被带上十斤重的铁镣。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也不告诉日本人机密。1936年8月二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离开了人世,年仅31岁。
虽然说赵一曼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名字那烙印在我们心中,也与我们同在。有着像她这样一群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整个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漫长而艰辛的复兴路上撒满了先辈们的鲜血与汗水。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伟大的祖国变得更繁荣富强。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篇3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这如河的岁月中,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爱过英雄,他们的爱国事迹给予我们的感动。
我在课本上看到一篇文章――《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头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口中知道抗联所在地,但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酷刑,她的右膀被斩断,被戴上几十斤重的铁镣。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
赵一曼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她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他的一句话使我久久不能忘却,她说:“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的信仰......”这种浩然正气永远震撼和激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巍峨、险峻是上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使中国人的个性!”“苟利的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也是所有中国人一生不变的情怀!
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心中如彩般绚丽,永远、永远......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篇4
中华民族——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为国而抛头颅的中华儿女,在历史的画卷中,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记得八岁那年,爸爸到书店里,为我卖了一本名叫《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书,我获至如宝,马上掀开书就读起来。这本书主要讲了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俘,敌人对她实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酷刑。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32岁。
赵一曼,这个让人看了忘不了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是啊,在与敌人抗争时,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先后牺牲。中国人,是不屈不挠的,不屈不挠也正是中国人的个性。
想想现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上课,不会再听到硝烟弥漫的炮弹声;不会在恐惧中生活,听到的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愉悦的歌声和欢快的笑声。当我们穿着崭新的校服,带着用先辈鲜血染成的红领巾,站在操场上,面对庄严而肃穆冉冉升起的国旗时,唱着朗朗上口的国歌时,我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地更加美好而奋斗。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篇5
1905年的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于中白杨嘴村,她八岁时开始了学习生涯,当时她们学校的校长是赵一曼的大姐夫,校长觉得赵一曼很聪明,而且她们很聊得来,于是就给了赵一曼一些书,有《新青年》《妇女周刊》等等。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些书都是不能看的,赵一曼就经常躲在小树林里看。这些书,成了扎根在赵一曼心中的火种。1924年初夏,她加入了青年团,开启了她传奇的革命生涯……
后来赵一曼来到师范学校读书,又去了莫斯科训练,回国后来到了珠河,真正开始和鬼子打仗。当时整个部队没有一支枪,第一场仗,赵一曼他们大获全胜,她对老百姓也非常好,平易近人,乡亲们称呼她为“红装白马”的密林之王。
有一次赵一曼在打仗时和队伍走散了,第二天遇到了战友老于和小杨,当他们找到一间小屋子打算休息时被敌人发现,和敌人殊死搏斗,可对方人多势众,他们被俘了,这天是1935年5月22日。赵一曼被抓到审讯室,问什么也不说,被拷打一顿后关进了地牢。
后来赵一曼还是什么也不说,她受尽了折磨,敌人用鞭子抽打她,打到昏死,把她的牙齿全部拔下,往鼻子里灌辣椒水,用竹签钉在指甲里。看到这里,我的心都被揪了起来,都说十指连心,这该有多疼啊!最后赵一曼被处决,在行刑时,她眼神坚定,看向远方说道:“一个革命者是不怕死的,今天献出我的生命,这是我用最后的行动,向党做报告。”
读完后,我感慨万千。勇敢、爱国等美好的字眼,不是挂在嘴上的不切实际的空话。如果没有赵一曼这样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实实在在的付出,又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爱国爱家?只有努力与勤奋,才是最好的回报,才对得起千千万万烈士们的英勇牺牲。江姐、刘胡兰……那么多的女共产党员,曾经也都是父母怀里的小棉袄,却都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谁说女子不如男?致敬女英雄!作为新时代的女孩,更要自尊自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赵一曼》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谨记英雄,吾辈当自强!
赵一曼女士英雄事迹篇6
去年暑假,我去哈尔滨旅游,一条静谧安宁的大街和绿树掩映下的街心公园吸引了我,原来这就是著名的以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和一曼街心公园。
我伫立在赵一曼雕像前,与她那傲然坚毅的目光交汇,她微抿的嘴角透着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豪迈,那被微风轻扬起的短发又似乎在诉说她温柔的情怀……
这刻起,我被赵一曼深深吸引。回到家,我立刻去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废寝忘食地读完了《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的故事》讲述了赵一曼短暂的一生。赵一曼出生在四川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五四”运动时期接受进步思想,走上了反对封建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参加抗日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腿部受伤,落入日军的魔爪。
落入魔爪的赵一曼,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灌汽油、火烙,直至惨绝人寰的电刑,可赵一曼誓死不屈,宁死也没有吐露任何情报,并写下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感人诗篇。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英勇就义。
每每读到这儿,我都会再次翻阅书中赵一曼的生前像片。她清瘦漂亮,身上弥漫着浓浓的大家闺秀的书卷气,这样一个端庄柔弱的女子,在日本军的残酷摧残下骨断肢残,体无完肤……她那坚定的信念、不可动摇的意志,该是怎样的刚强啊!她用一颗赤诚的心点燃了生命之火,燃烧出青春的光华,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为之敬佩,为之感动。
如果说赵一曼是钢铁铸就的,一点也不为过,可她也有一颗柔软的充满母爱的温柔之心。当敌人至终也无法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情报决定处决赵一曼时,赵一曼给年幼的儿子留下了催人泪下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啊!母亲因为反满抗日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宁儿啊,希望你赶快长大,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她的爱,波澜壮阔,表现了一个母亲临终时对骨肉亲情的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今天,我们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但我们决不能忘记这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的。是啊,他们用鲜血、青春与生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没有炮火、没有硝烟的和平世界。回顾历史,重读《赵一曼的故事》,我怎能不更加发奋图强,拼搏向上呢?!努力学习吧,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