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农业荒漠”破“碱”重生

   日期:2023-08-01 11:06:1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农业荒漠”破“碱”重生

技术人员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盛夏七月,在茂名市电白区岭门镇海坡村的15亩试验农田里,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稻浪,饱满的稻穗低头摇曳。沿着农田径道悠然漫步,不时可见二三雀鸟飞过,稻谷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散发着丰收的希望。

而在去年,这片水稻田还是有着“农业荒漠”之称的盐碱地,常年海水倒灌,水分状况不良,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撂荒长达30年之久。

为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支持和协助配合开展茂名盐碱地试验及维护试验田管理,岭门镇自去年正式启动盐碱地改良工作,通过聚资金、引技术、纳人才,构建起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盐碱地改造机制。

在此机制下,岭门镇党委、政府牵头引进茂名市沃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盐碱地改良试验。该公司利用“分子肽氨基酸营养液”改良生物菌种培育,通过化解盐量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恢复土壤中的微生物提高肥力,有效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解决了盐碱化土壤无法种植问题。

土壤肥力逐渐恢复,田间的丰收希望也一天天增长。如今,昔日荒芜的盐碱地变成了平均亩产700斤的稻田,岭门镇让“盐碱地”变“丰产田”的探索迎来喜悦丰收,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下一步全面推广盐碱地改良利用工程做了有力铺垫。

除了探索改良盐碱地,岭门镇近年来还根据电白区委、区政府关于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要求,多措并举全力开展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其中,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通过互换、转包等形式或将撂荒地流转给有能力耕作的其他农户经营,引导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种植能手、农业企业集中发展,提升复耕复种工作成效。据岭门镇数据,截至目前当地复种面积达1000多亩。

邓建青 吴家霈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