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施桂娟
编辑 | 袁月
7月29日开始,北京启动了全市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提醒市民非必要不外出。这是自2010年中央气象台正式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北京发布的史上第二个暴雨红色预警,上一次是11年前。今晨6时,中央气象台也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7月31日8时至8月1日8时,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西东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河南北部、江西北部、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北部、广西南部沿海、海南岛西南部等地有分散性大雨或暴雨。
大自然发力面前无侥幸,暴雨之下危机四伏,我们如何守护好自身的安全与健康?以下注意事项千万牢记!
在家中,我们要注意用水和饮食安全,并应在暴雨时关好门窗
北京市卫健委提醒:暴雨天气要关注饮用水水质是否有变化,如颜色、嗅味是否有变化,有无泥沙等异物。不喝生水,水煮沸后饮用,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洗菜、漱口等。同时也要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垃圾、倾倒生活污水、排放粪便。
在饮食方面,饭菜尽量“当日清”,剩菜剩饭要冷藏、食前加热要彻底。受污染的食品不食用;霉变的食品不食用;未洗净的瓜果不食用;野生蘑菇不食用;生冷食物不食用;有包装或罐装的食品,需要注意是否破损、锈蚀、膨罐,若有这些现象,将其丢弃,不要食用。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布提示,畜禽肉品,要观察其外观、色泽,特别应注意肉的表面和切口处,有无出现无色泽灰暗,以及是否存在淤血、水肿、囊肿和污染等情况。蔬菜可从外观、色泽、气味、滋味等多个方面,注意是否发生蔫萎、病变、虫蚀等。粮谷类食物,可先观察其颗粒的饱满程度,并确认色泽是否正常,有无霉变、虫蛀、杂物、结块等现象,后续可鼻嗅有无异臭异味。
此外,暴雨来临时,建议关好门窗,避免雨水或雷电扑入室内,引发危险,必要时关闭电源和燃气阀门。市民朋友们还要注意好个人和居家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处理食物的过程中,需保证刀、砧板、餐厨具的清洁与卫生,加强消毒。盛装生熟食品容器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当在暴雨中出行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步行时: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不要在大树、广告牌等下方避雨。暴雨可能导致井盖冲开及路面塌陷,应注意观察,小心前行。行走时避开可能带电的物体,如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等。如遇强降雨,尽量不要乘坐地下交通工具。注意远离河道、山洪沟道、积水路段等风险区域。
骑行时:远离深水,远离车辆,选择地势较高处缓慢前行。若雨势较大,建议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地带,骑车人优先进行避雨。注意观察路况,情况不明时建议推车前行。
开车时:要尽量避开积水路段,切勿强行通过。在行进过程中,应开启雾灯和示廓灯,保持好车距,车速不要太快,避免车辆进水。避免驶入立交桥的底层或下沉式隧道中,如果车辆不小心进水熄火,切忌不能二次启动。若不幸被困,应在观察后离开车辆,行至地势较高的地方。
特别提示,若身上存有伤口,被雨淋后、踩过脏水后,要及时用干净的水清洗皮肤,可以使用消毒剂 (如碘伏,但勿用酒精、双氧水) 对伤口进行冲洗,以免引发皮肤炎症。如存在蚊虫叮咬部位被抓破的情况,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碘伏涂在患处,防止破皮的地方被感染。对于比较伤口深,或接触过铁锈等等物质及尚未结痂的伤口,接触到雨水后需及时就诊,进行消毒包扎,避免进一步感染。
暴雨过后,易造成肠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发生
除了潮湿导致的食物变质,随着暴雨裹挟而来的还有各种病菌、带菌体,容易导致饮用水污染,造成各种传染病。一旦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诊。
- 肠道传染病,如急性腹泻、伤寒、手足口病。
此时不提倡禁食禁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症状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并保持饮食卫生,及时补充水分,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到肠道门诊就诊的患者,可用干净的容器留取新鲜的大便标本及时送医院化验,以便医生进行治疗。
- 虫媒、鼠媒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在暴雨期间及雨后,要及时防灭蚊虫,使用灭鼠夹。可通过穿着长衣长裤、安装纱窗、使用蚊帐等手段防止蚊虫叮咬。
- 皮肤炎症,如湿疹皮炎、真菌感染、足癣等。
预防细菌性皮肤病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用干净的水洗澡、洗衣,尽量每天换洗贴身衣物和袜子。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可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尽量减少搔抓患处。皮肤干燥者,可涂抹润肤乳。避免与亲友共用洁具,若皮肤、黏膜被不明血、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应立刻消毒。
- 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情绪相关障碍。
亲友可提供情绪支持,必要时应咨询专业人员。
若家中进水出现内涝,暴雨或洪水过后,家里应该做好清洁和消毒
污水、泥浆等可能含有大量危害健康的微生物等,应尽快将滞留在室内的积水清除。并对室内物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后再投入使用,区分好清洁和丢弃处置的物品(如,雨水浸泡的食物、药品等)。随后可进行室内消毒,可使用84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按比例对场所进行消毒,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保护家人的健康。暴雨后还需加强对家养动物的管理,避免动物排泄物随雨水或洪水污染四周环境。
参考资料:
1.北京发布.https://mp.weixin.qq.com/s/h9A-UdlqpGCLWM0D5E7mmA
2.人民网.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1/0720/c14739-3216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