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令狐卿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济南一对中年男女强占电梯,不让正常候乘的人乘坐,并叫嚣“我就是黑社会,怎么着,报警吧”。
视频画面显示,一名女士站在电梯口不让他人进入,起争执后,电梯里的短发男子暴怒,将一名男子推出电梯,并强勒脖子将其拽到一旁殴打。
处理此事的天桥公安分局药山派出所人员说,初步调查打人者无前科,并非其叫嚣的“黑社会”。
想必看了该视频的人,都感到不能忍。
一是打人者态度霸蛮嚣张,一言不合就攻击无辜的人,而且殴打他人的手法娴熟,拳打掌搧,一个不落,兴许是平日里欺负人欺负惯了。
二是视频中派出所人员的回复有些轻描淡写,引发一众吐槽:“无前科”就不能是黑社会吗?
即使不是黑社会,这个逻辑也叫人纳闷。
打人者说自己是黑社会,这个当然需要甄别。在法律上判断是不是黑恶势力犯罪,要符合必要的前提条件,需要有公信力的执法调查,不能单凭一方的口供就抓人。
视频中的男子,叫嚣自己是黑社会,不排除是恃强凌弱的威胁言辞,但也不排除是未被警方掌握的黑社会线索。
在严格调查之前,派出所说“连前科都没有是黑社会吗”,确实难以服众。
网友担心的是什么呢?派出所的回应,似乎早早地否定上述的合理推断,给人一种“为和稀泥执法做准备”的观感。网友吐槽的背后,其实是担心民警执法不公,早早地偏向打人者,不为弱者出头捍卫公正,而是冒然为打人者辩解。
从这件事发生的缘起看,是这对男女挑起事端,出言不逊,然后锁别人脖子,钳制、殴打、攻击,在旁观者眼里,这已涉嫌寻衅滋事。
面对他人的欺凌,一般人都会明智地选择避让,因为只要挨打的一方还手,很可能会有说不清的“互殴”等着他。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情愿挨打,但希望执法者主持公道。
相关视频截图
换句话说,人们痛恨“我是黑社会”的叫嚣挑衅,在深层考虑里是期待执法者查清事实,站到弱者的一边——如果不能这样,那被打的人就会被欺负两次:
一次是被寻衅滋事者殴打,因为怕“互殴”所以忍着不还手;第二次就是,假如执法者选择性执法,成为仗势欺人的那个“势”,被打的就被欺负惨了。
没有前科的“黑社会”,也许是黑恶分子隐藏得太好,没有暴露出来,也许是借助某个“保护伞”逃脱了扫黑除恶,所以“没有前科就不是黑社会”,这个逻辑不成立。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不是黑社会,不仅要在电脑上查查犯罪记录,还要到实际中走访核查,以更具体的证据取信于人。
当然,目前此事还在调查中,后续会怎么处理,有待警方通报。如果按照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要求,“梯霸”打人这事没什么太复杂的:
执法者用标准的执法程序,打消“和稀泥执法”的顾虑,以法律为准绳,追究打人者的违法行为,让他受到应有的制裁就行。
打人者叫嚣“我是黑社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庇护这些人的“社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