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花果山美猴王孙悟空不请自来,冲进东海龙宫时,东海龙王表现得既有些慌张,又处理得颇为成熟。
他的口中,不停地尊称着这位不速之客为“上仙!”还热情地打着招呼请其进水晶宫里喝茶、喝好茶。
得知孙悟空前来借兵器,便又不厌其烦的,为他献上了大焊刀、九股叉、画杆方天戟等重量级武器法宝。
后来,他虽有不甘却还是大方献出了东海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又召集齐四海龙王兄弟,为孙悟空置办了一身豪华行头。
那个时候,孙悟空还名不见经传,东海龙王的表现有些令很多读者不解。身为龙族的最高领导者,东海龙王真的是,官做大了,就没有了架子了吗?
东海龙王的优秀表现,并非完全出于他的官位,而是得益于老龙王的从业经历和谨慎处世之道。
可尽管东海龙王再怎样小心谨慎,千防万防,还是在孙悟空的挥舞金箍棒的潇洒中,被镇得东摇西晃。
龙宫历史性的一幕,竟好似重新上演了一番,还都是自己的邻居,只不过是主人公不同而已。
西游时代,大闹龙宫的是自己的邻居,东胜神洲的花果山美猴王孙悟空;往前推了500年,也曾闹得东海大晃动的也是一位老邻居——李靖之子哪吒。
封神中,东海龙王和陈塘关总兵李靖,两者的关系还算不错,二人也有一拜之交。关系恶化,是在小哪吒出生7年后。
哪吒在母亲胎中孕育了3年,一出生就会下地乱蹦乱跳,身上还带来了乾坤圈和混天绫。
这两件法宝,是乾元山金光洞中的镇洞之宝,而金光洞的主人,恰是元始天尊的12金仙弟子之一——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在哪吒出生后不久 ,主动来到李靖家中,表示和这位天生的小神童有缘,证据是他身上带着的两件先天镇洞之宝。
李靖当然信以为真,还请太乙真人为这个让他可爱又可恨的小宝宝,起了个大名——哪吒。
哪吒肩负有女娲娘娘赋予他的特殊使命,又有阐教元始天尊和太乙真人庇佑,但却身犯杀戒,少不得在红尘上惹事、历练。
7岁时,他在家门口的东海入海处——九海湾河洗澡,将混天绫放在了水里戏耍,不仅将海水映得通天红,还因其左右摇摆混天绫,将水晶宫连带的左右晃动,水晶宫宫殿,不时震响。
东海龙王第一次处理海上应急情况:先派出了灵霄宝殿玉皇大帝御笔亲点的巡海夜叉李艮,前往打探。
文学名著《封神演义》原著第12回,“陈塘关哪吒出世”一章节中,具体描写到了这段故事。
“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手持大斧……向哪吒大喊:那孩子将甚作怪东西,把河水映红,宫殿摇动?”
哪吒看到海水底突然出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反问李艮:你那畜生,是个什么东西,也说话?
李艮受不了哪吒突然发起的侮辱性语言,大怒:吾奉主公点差巡海夜叉,你怎么能骂我是畜生?
说罢,李艮便跳上岸来,手持着大斧向哪吒砍了过来。哪吒用乾坤圈朝向头顶空中一举,就将大斧反弹了过去,可怜的巡海公差李艮,就这样一命呜呼,魂上封神台!
随后,东海龙王又派出了自己的三太子敖丙带着龙兵上阵,也是不敌哪吒,最后还被剥皮抽筋。
四海龙王最后联名上奏天庭玉皇大帝,要求惩罚李靖父子,哪吒这才用剜肉剔骨的方式,了结这场矛盾冲突。
封神结束后,李艮上榜在封神榜的名单中,被姜子牙敕封为“大祸星君”,位居群星名讳之中。
中国的汉字词语中,有一个“大祸临头”的成语,意思是:灾祸突然降临,大难突然落到头上。
中国道教思想家,北宋理学先师陈抟老祖(陈希夷),在《心相篇》一书中写道:“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性格过于刚强的人,做事容易成功,但在遇到灾难时,则难以保全自身;性格太过柔弱者,做事难以成功,但也容易满足享受于平常的福分。
李艮因为身为玉帝亲点的公差,身兼东海巡差,受到了东海龙王的器重,可他只因小哪吒的一声怒骂,便以大欺小,失去了理智,冲动砍向了哪吒,反给自己招来了“大祸”。
元始天尊最后在封神榜上,敕封李艮“大祸星”,也应该是在警惕后人,遇事要冷静,冲动是魔鬼,一不小心就会大祸临头。
东海龙王在先后损失了巡海夜叉李艮和三子之痛后,虽然也告了御状,却闹得两败俱伤。
500年,东海龙王再次感受到危险信号后,便在处理问题上,理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