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村民想拆掉四十年老房建新房,“卫星拍摄是耕地”就不能建了?

   日期:2023-08-05 10:21:3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8    评论:0    

原标题:村民想拆掉四十年老房建新房,“卫星拍摄是耕地”就不能建了?

文| 令狐卿

近日,媒体报道,河南周口市商水县张明乡的化大妈遇到难事。

她想拆掉自家漏雨的旧房建新房,准备给孙子娶媳妇用,但多次递交建房申请都被拒绝,理由是当事人申请建房的宅基地,经卫星拍摄是耕地,不能动。

村里、乡上、县里都认为化大妈的建房理由成立,但土地性质无法变更,只能向上反映。

县乡自然资源部门所说的“向上反映”,潜台词是通过市一级向省里反映这个情况,因为卫星拍照是“死”的,而土地上村民生活则是“活”的,现在是按照“死规定”来限制化大妈家的实际生活,就看能不能适当通融。

但从现实形势推测,土地转性很难,“向上反映”更像是基层无法做主的婉约做法。

资料图,图文无关

化大妈要翻建的老屋宅基地,是在40多年前、上世纪80年代取得的,当时根本没有“土地红线”这回事,更没有用卫星拍摄耕地来确立红线范围的做法。在当时的情况下,随着村里人口增多,一些“拾边地”被村民平整建房是常见的。化大妈家这块宅基地,就是她平整一块洼地取得的,这是历史因素。

但卫星不管这些地面上的历史,问题只在于,卫星确立耕地面积和分布范围的基础数据,靠的也是县乡村三级调查的土地资料。要么是根本就没有实际调查,用的是很早以前的资料,要么是进村里调查了,但不够细致,基础数据太粗糙。不管哪种原因导致的差池,最后的代价都是让着急建房的化大妈承担。

化大妈家庭困难,老伴因病瘫痪,行动不便,儿子前几年因为车祸去世,孙子到了需要用房子的时候,而40年的老房子到了无法维护的地步。但所谓的政策就是她不能建新房,如果建了,就是违建,立马被拆,那意思就是一直住到老房子不能住为止,万一老房子坍塌了,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耕地”了。

化大妈的困境不是个案,在一些政府官网的问题反映栏目中,比如湖北洪湖市也出现过类似情况,村民刘四平在自家宅基地上翻建新房,被卫星认定不合规。镇自然资源管理所给出的理由是,他家老宅倒塌多年,三次土地调查为耕地,卫星认定是基本农田,所以禁止建设。至于刘的建房需求,没有明确答复。

刘四平的经历,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宅基地被定为基本农田,未经村里和农户同意,等于是以卫星拍摄为标准,架空了宅基地使用者与村委的确权资格。可一旦出现诸如刘四平、化大妈这样的有理无处申诉的案例,“卫星”背后的权力又不能细致回应,高高在上的可不只是卫星。

资料图

用卫星拍摄来监管基层的土地红线,防止某些基层乱来,确实是管理技术上的提升。可这种无情的技术手段,似乎没预留“卫星精度不足”“耕地基础数据出错”等回旋余地,直接影响化大妈的生存生活。村里给她出证明,县乡答应向上反映,都说明化大妈家是被“误伤”了,可好像找不到负责的部门来商议此事。

一边是捍卫耕地红线的刚性管理机制,另一边是无法被“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村民宅基地的历史和现状。管理部门警惕的是耕地红线不容商榷,这个有它的逻辑,但是否就不能接受村民宅基地在实际使用中形成的合理性与多样性?卫星拍照象征着耕地红线的权威,但化大妈的实际困境真的没办法解决?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