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吴献忠:50年前的女知青,拒上清华北大扎根农村,如今走向辉煌

   日期:2023-08-06 10:00:08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0    评论:0    

原标题:吴献忠:50年前的女知青,拒上清华北大扎根农村,如今走向辉煌

图为吴献忠

随着“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口号的呼应,无数的高知识分子青年告别城市优越的生活,转身投入到建设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使命感,也是一种荣誉感。

满怀热情的青年,扎根农村,与农民一起生活耕种,这是他们在宽阔的教室中无法体验的真实生活。

几年之后,历经磨难的青年们部分选择回到城市,过回原来的生活;也有部分青年选择留在农村,继续建设农村的伟大事业。女知青吴献忠便是其中一位。

图为吴献忠

提起“吴献忠”这个名字,不了解的人们第一反应一定以为这是一位男青年。

其实,吴献忠本来的名字并没有如此的男性化,她原名叫做“吴风琴”,很文雅秀气的一个女孩名字。

不过,后来为了表示自己建设农村的决心,吴风琴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吴献忠”,表示无限的忠于农村这块土地。而她也的确人如其名,为农村奉献了一生的忠心。

一、拒绝清北,扎根农村

吴献忠出生于辽宁抚顺市一个工薪家庭,家境还算优越。

1968年,为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口号,初中毕业的吴献忠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农村建设。那个年代,初中毕业便是很高的学历了。

在去往农村之前,品学兼优、热爱舞蹈的吴献忠,愿望是成为一名演员。不过,在学习了国家大力培养先进人才建设祖国的目标后,吴献忠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转而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助力祖国的发展。

也因此在知青下乡的政策出现后,吴献忠便积极参与,主动报名,去到了辽宁黑山县偏远的耿屯大队。

图为下乡的女青年,中间为吴献忠

本以为她会在建设几年后选择回到城市,谁料到达农村后,吴献忠便深深地扎根在了农村。

那个时候,耿屯大队中只有她一个人是主动报名下乡的,因此,到达耿屯后,从未干过农活的吴献忠,不怕辛苦的努力学习,以期尽快适应农村生活。

在耿屯的9年时间,她从未想过请假回家,更没有回家过过一个春节。就连开会巡讲路过家门口,吴献忠都不进去。还是队里的领导看不下去,才劝说她回家,而她也只住了两夜。

并且在这9年的时光里,吴献忠也从没有计算过自己的工分。

吴献忠本人是极其的勤俭节约。洗脸用的是肥皂而不是香皂,刷牙用的是牙粉而不是牙膏,就连身上的裤子也是缝缝补补了很多次。

偏偏就是这样节俭的吴献忠,在村民有困难的时候,从不吝啬自己的工分,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大家。

图为吴献忠和同事

这样勤劳善良的吴献忠,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下乡第二年,国家来生产队招人,吴献忠被大家一致推举选出,然而吴献忠本人却坚决表示不走,连招工大会都没去。这一次,同事们以为吴献忠是心气高,想要去读大学。

过了不久,大学的招生名额下来了,这次大家依旧推选了吴献忠。而吴献忠依旧表示愿意留在农村。

后来,更是有清华北大前来招生,而且当时队里将一切的入学手续都为吴献忠办好了,只差她本人的申请书。

图右二为吴献忠

这一次,吴献忠仍旧是拒绝离开农村。

她在日记里写道:“铁下一条心,扎根在农村,甘愿吃尽天下苦,乐把青春献给人民。”就是这样坚定的决心,促使着吴献忠留在了农村。

在她三推三拒后,吴献忠“扎根农村,愿做荒山开拓者,不做花园享乐人”的誓言成为了知青中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而她本人也成为了“知青一号骄女”。

二、意外入狱

出名后的吴献忠,开始在各地发表宣言,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上山下乡。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吴献忠还作为了辽宁知青代表,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并得到了领导的接见。

不过,即使名声再大,荣誉再多,吴献忠始终不忘自己奉献于农村的誓言。

而在农村的知青生活中,吴献忠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的爱情。对方是她的同事,彼此之间虽然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却有着相互扶持的温暖。

日子慢慢地流淌,相爱的两人也打算进入婚姻的殿堂。这时候,吴献忠却因为一些原因,意外入狱。

当时社会变动剧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吴献忠安上了罪名,她被游街示众、当众批判,此后,她更是忍受了三年的牢狱之灾,而她的健康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有所下降。万幸的是,当年的批斗她的男友没有参加,这是她得以在牢房中支撑三年的力量之一。

出狱后的吴献忠,第一时间找到了男友,却得知抵不住压力的他,在年前有了新的女朋友。

而令吴献忠更窒息的是,她的父亲也因为担心她去世了,母亲也哭瞎了双眼。面对着亲情爱情的严重打击,吴献忠心如刀割,但是调整好心情的她,又一次选择回到了挚爱的农村土地上。

三、重回农村,走向辉煌

重归农村的吴献忠,遇到了她的第二次爱情。这次,对方是一位农村小伙,并且他们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本以为丈夫如表面一样质朴无华,没想到婚后却变了样子。不仅目不识丁,而且喝酒后更是品行不端。

图中间为吴献忠

吴献忠在默默忍受了8年后,终于选择了离婚,带着儿子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

不曾想,回到家乡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吴献忠又带着儿子再一次来到了农村。

这次,她先在农业研究所做了一个民工,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路向上,做到了经理的职位。不甘就此安稳下来的吴献忠,在几年后,又拿出自己的积蓄,创办了辽宁知青食品有限公司。

好在历经磨难的吴献忠,这一次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再加上她自己的苦心经营和其他同事的帮忙,很快,这家公司便走上了正轨。

1998年,沉寂了20多年的吴献忠出现在了沈阳柳湖宾馆宴会上。面对人们的疑惑,她说,只要心中有爱,胸中有不屈的灵魂,就永远不会倒下。而这一天是她下乡的第30个年头。

图为吴献忠

结语

如今的吴献忠已过古稀之年,而她的一生,从选择农村的那刻开始,便与农村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如果当初,她没有拒绝国家招工,也没有拒绝清华、北大的招生,也许如今的吴献忠便是另一番生活。

但一切没有如果,而事实也证明,吴献忠选择扎根农村,无论是在个人成就还是在社会贡献上,都是最正确的决定。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