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医疗反腐“雷大雨大”,二级市场承压,板块行情长期走低?

   日期:2023-08-07 07:01:58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医疗反腐“雷大雨大”,二级市场承压,板块行情长期走低?

近来,大幅震荡的医药板块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资本市场已经提前给部分药企接下来的经营成果打了折,股价连日大跌。

具体来看,本周医药板块跌幅居首,多个细分领域大跌,其中医疗器械板块周跌近4%,生物制品板块周跌超3%,化学制药板块周跌近2%,创新药、生物疫苗板块周跌超2%。

周一就首当其冲的创新药“一哥”恒瑞医药,周内更是跌超16%,

本次医药板块的剧烈波动,始于日前监管层强反腐信号的释放。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密集出台的医药反腐政策已经上升到国家级的层面,其力度堪比教育“双减”,将会让整个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

2013年,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事件之后,十年轮回,此次反腐风暴对医药板块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短期情绪冲击之下的利空,还是产业长期向好的利多?

中纪委挂帅,这次不一样

实际早在2023年年初,医药行业大规模反腐的迹象就已显现。

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再度发布了《深度关注|严查医疗领域隐蔽利益输送》一文,直指医药领域利益输送的各类新马甲。文章发出后,引起了市场的密切关注。

5月,国家卫健委、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严厉打击“捐赠”、学术活动、举办或参加会议等名义变相摊派,为非法输送利益提供平台,违规接受捐赠资助等问题。

随后,广东、广西、浙江等省市的医疗机构相继印发通知称,加强医疗反腐自查力度。除直接收受经营企业或人员的红包回扣外,还重点提出医生为企业展台讲课属违规行为。

而本轮生物医药板块的调整,缘于一周多前消息起。7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医保局在内的9大部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7月25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医疗行业反腐列为下半年医改重点任务。

7月25日,初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在行贿罪规定中增加了新条款,提出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将从重处罚。

7月28日,纪检监查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委员、国家卫健委等相关同志出席。将这次医药反腐的战略地位推向更高处。

随后几天,风暴刮向各省。8月2日,广东、浙江、海南、湖北多省陆续发布通知,要求集中整治全省医药领域腐败乱象。

一周之内,机构接连发声,配合动作接连出码,虽然近几年医疗医药领域常有反腐整治行动,但今年这场雷霆行动还是令多位业内人士直呼“力度空前”。

多场学术会议延期

对于上述一系列的雷霆出击,有业内人士判断,从现在开始至少半年内,医药行业会议大概率会减少——

原因一:大量医学会议的意义本来就是给医生输送费用提供一个形式,既然输送费用这件事被卡死,那么很多会议其实也就没有意义举办了;

原因二:接下来医生肯定会对医药公司举办的会议非常警惕,明哲保身。没有足够的专家嘉宾出席,医学会议也办不起来。

而根据目前的线报,大部分知名药企的会议也确实都已经出现了延期、停办:

8月2日,浙江省医学会学术部发布了一份关于延期召开“2023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的通知,称由于杭州亚运会保障,原定于8月10日~12日召开的会议将延期。

原计划于8月6日举办的太原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病理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胸部学组肿瘤病理诊断学习班,于8月3日宣布延期举办,原因是“受客观因素影响”。

此外,原定于8月12日~13日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2023华南腔内影像及功能学高峰论坛暨CCEC·花城影秀”也宣布延期举办,官方表示原因是“由于时间冲突”。

板块后续行情怎么看?

医药行业一直以来都在投资市场备受关注,其整体需求刚性较大,又兼具消费和科技属性,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严重的国情下,长期投资吸引力依旧仍在。

近期强化反腐,短期利空同质化竞争、营销费用畸高、远超同行业基本水准的药企,和依赖灰色营销获取生存空间的中小型药企。

长期来看,医药反腐有望进一步扭转医药医疗行业重销售、轻学术的现状,减少不合理竞争,促使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脱颖而出,利好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性价比优势可能比较明显。具体来看,中证医药和中证医疗指数估值分别为27.18和30.13倍,处在近10年5.47%和11.16%分位数,也就是估值低于近10年90%和85%以上的时间。

有机构认为,从需求端的角度,医药的刚性较强,尤其是场景恢复之后,衣服、餐饮消费可能少一点,但是就医需求的重要性排序相对靠前。年初医疗需求改善,从高频数据看,恢复较强。在政策层面,去年三季度之后,能够明显看到政策边际趋于温和。从整体估值来看,医药基本回到十年靠近底部的位置,总体性价比不错。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