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便民化开启农村用电“新时代”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实习生 胡斐 余小强
火伞高张,碧空如洗;中原大地,一片生机。8月2日,新密市米村镇郑州东方安彩公司第一分公司大院,切割打磨车间内,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四号磨机正在对耐火砖进行打磨。
“切割打磨机24小时不停运作,电路一旦出现故障,对公司生产来说是致命的。”东方安彩公司第一分公司办公室主任李秋阳告诉记者,就在今年元月,公司电路出现了问题,原本预计3天才能修复的故障,供电公司全力抢修,1天就修复了线路,让工厂恢复了生产。
“对东方安彩这样的用电大户,我们每个月要来个两三次,对企业用电情况进行安全巡视,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如出现故障供电中断也会第一时间告知,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保证企业能快速正常生产。”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魏庚申说。
东方安彩公司月用电量150万千瓦,在电价方面,供电公司也为它量身定制用电方案,尽可能提供“优惠”。
“我们会详细告知并为企业讲解电价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选择最适合的策略,比如通过实行峰谷电价,夜间电价优惠时满负荷生产,大大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魏庚申说。
在位于伏羲山脚下的晓辉农家院,新密市供电公司组织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便民服务,为其检查电表箱,排查设备隐患,了解其近期用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这是该公司扎实推进“村网共建”工程,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我们农家院都开10年了,一到节假日都是人满为患,主要负荷为夏季空调用电,年用电量约4000千瓦。”晓辉农家院老板宋晓辉接过供电公司员工发放的连心卡说,“现在用电可放心了,这上面都有台区经理的电话,有啥都是上门服务。”
侯青占是新密市米村镇拐峪村的脱贫户。推开侯青占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左右两个花坛将方正的院子一分为二,一条整洁的水泥路贯穿其中。花坛内,月季花、三角梅争奇斗艳,石榴树、葡萄架硕果累累;吊盆里的情人泪摆弄着她的腰肢,花坛中的滴水观音挺拔着脊梁,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进屋子里坐坐,开空调凉快凉快。”见到记者来访,侯青占热情地邀请。走进屋内,一阵凉风袭来。“以前的电路是明线,一刮风,偶尔会有短路、脱落的风险;这两年进行了整改,电路非常规范,基本上不存在停电情况,也更安全了。”侯青占说。
“侯青占2016年脱贫,但一直以来,我们还是会定期到他家了解生活情况,进行电器设备安全排查,帮助解决其用电问题。”新密市供电公司米村供电所副所长刘鹏伟说。
目前,拐峪村共有10个供电台区,其中8台公变、总容量为1135千伏安,2台专变、台区总容量200千伏安,供电用户共311户,其中农业用户8户、商业用户26户。2022年,拐峪村高低压线路设备、低压用户表箱全部改造完毕,绝缘化率100%。
据了解,国网郑州供电公司持续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配网项目建设改造。县域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16.3万千伏安;加大民生实事等配网重点专项项目资金投入。截至今年7月,配网工程投产率已到64.5%,投产102项,大幅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