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火眼金睛”排险情(强军精武河南兵)

   日期:2023-08-12 07:00:4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火眼金睛”排险情(强军精武河南兵)

□本报记者 王绿扬 本报通讯员 李新和 张霖

要在庞大厚重的装甲车上发现一根头发丝一样细的裂缝,需要怎样的眼力、定力和智慧?

66029部队某分队技术维护室副主任、焦作籍少校军官杨春雷做到了。在阅兵村,他及时排除险情,确保“铁甲战车”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出生于军人世家的杨春雷从小就对军营充满向往。入伍后,他被分到某部汽车技工训练大队,由于技术娴熟,此后又进入坦克和装甲车修理排。每当班长维修战车时,他就仔细看、认真记;面对新型装备,他主动到厂家向技术人员请教;晚上睡觉前,他还要把各组数据默背一遍……久而久之,杨春雷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番“望、闻、问、切”,就知道战车状况如何。

2009年,杨春雷所在部队接到了参加国庆阅兵的任务。到达阅兵村后,深感责任重大的他带着工具,不分昼夜和自己负责维护的“铁甲战车”在一起。

一天例行检查时,他突然发现战车轮胎左三轮仓立板有一条20厘米长、头发丝一样细的裂纹。杨春雷猛然一惊,立即将情况上报。当技术人员刮去立板表皮油漆后,一条80厘米长的车体裂缝赫然出现,大家随即对战车进行了维修。如果不是杨春雷发现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在阅兵训练场,部队给杨春雷记三等功。

2009年10月1日,战车在举世瞩目中驶过天安门广场,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由于表现出色,杨春雷受到了上级首长的表扬,部队再次为他记一等功。

如今,已是技术维护室副主任的杨春雷依然在不断学习“充电”。他坚信——淬炼寒暑锻铁骨,百战黄沙砺精兵;今日熔炉铸利剑,明朝战场亮锋芒!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