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 李栀子 通讯员杨珊
“‘社区居民会客厅’被群众称赞为暖心家园,让大家找到了家的感觉。”8月10日,南阳市“双治理”暨“社区居民会客厅”建设推进现场会在新野县召开。刚走进新野县汉城街道北关社区的“居民会客厅”,党总支书记寇全来就高兴地跟大家分享道。
北关社区地处中心城区,是汉城街道管辖人口最多的社区。去年以来,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破传统社区服务大厅“柜台”式的办事模式,为居民提供“做客”式的社区服务,推动服务模式向人性化、亲情化、全方位转变,深受社区居民好评。
据了解,为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今年,河南省将以实施社区服务大厅亲民化改造提升为切入点,建设100个开放式、功能全的“社区居民会客厅”,进一步整合社区自身资源,优化城乡社区公共空间,丰富社区服务功能,推动社区服务大厅由传统的“一站式”变为“开放式”,为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优质服务。
邻里亲情在,幸福常敲门。南阳为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积累了好的经验。
新野县汉华街道团结社区作为新野辖区面积最大、居民人口最多的社区,为有效解决社区流动人口众多、日常事务繁杂、管理服务难度较大的问题,严格按照“一征三议两公开”程序,制定合情合理合法、符合社区实际、能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行得通”的居民公约。再通过积分量化管理、评优评先等制度,推动公约落实,提升服务能力。
新野县城郊乡袁庄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村内外党员干部群众智慧积聚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主人翁作用发挥起来,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顺利落实,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101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西峡县回车镇是城郊乡镇、工业重镇,为落实“村改居”要求,坚持“依法依规、以民为本”的原则,牢固树立“不改则已、改则必成”的信念,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按照配足“人财物”、配齐“幸福圈”、配优“软实力”,强扶持、重投入,确保“扶上马骑得稳”,给群众“改”出了实惠、“改”出了红利,也给社区干部“改”出了新风貌、“改”出了新气象。
宛城区仲景街道东关社区面对社区服务人口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小、功能室设置杂乱、服务管理水平跟不上,群众意见很大等问题,主动作为,坚持以民为本,群众共建;科学设置,优化服务;注重载体,补齐短板。实现了社区服务阵地设置的科学合理、运行的有机协调、作用的充分发挥、群众的高度认可。
“基层治理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关系到多个利益群体。只有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才能够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动员各方参与中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南阳市民政局副局长王保宇表示,“下一步,南阳将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指导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坚持多元共治,加快构建高效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聚焦重点难点,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固的基层根基,在建设省域现代化副中心城市中彰显民政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