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quot;/  校长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南方日报 |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陆丰榜上有名

   日期:2023-08-17 08:21:2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南方日报 |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陆丰榜上有名

人们通常将农业与男性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现代农业中女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其中女性力量不容忽视。

日前,汕尾市妇联到陆丰市上英镇为获得“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陆丰市跨越合作社进行授牌。2023年全国妇联命名100个“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陆丰市跨越合作社博美镇霞饶村水稻基地榜上有名,是广东省两个获此殊荣的基地之一。此次授牌,让陆丰跨越种养专业合作社(下称“跨越合作社”)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国字号”荣誉背后,离不开资源、政策、技术等优势的百花齐放。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全面乡村振兴中全力以赴的巾帼们,成为奋斗在农业一线的骨干,独特的“她”力量正在农田里释放。

博美洋是广东丝苗米跨集群产业园(汕尾市)里重要的丝苗米生产基地之一。彭骏 摄

创建规模化种植

注入科技力量

盛夏时节,走进陆丰市跨越合作社博美镇霞饶村水稻基地,早稻陆续成熟,进入收获期。当地农户抢抓农时,加紧收割。

博美镇位于陆丰市中部,作为历史上有名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地区存在耕地碎片化和撂荒问题。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陆丰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撂荒耕地碎片化整治等措施,推动耕地复耕复种与现代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基础设施改善,大大提高了农机宜机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并取得了可观的增产成效。在此基础上,当地还引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汕尾市跨越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核心区及周边流转耕地5000亩,进一步加大该片区耕地整治力度,变碎片化撂荒耕地为宜机化现代化万亩良田。由于农田基础设施完善,耕作条件良好,该地区已被列为广东丝苗米跨集群产业园(汕尾市)重要的丝苗米生产基地之一。

跨越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3月,现有社员102名,拥有生产种植基地5000亩,是一家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优质稻以及无公害蔬菜、甘薯、萝卜等农作物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民互助性组织。

近年来,跨越合作社依托当地农业资源禀赋,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强龙头、兴业态、 树品牌,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该合作社负责人林唯思说。

对于普通的农业企业,种植稻米可能已经是他们的产业终端。但对于跨越合作社,他们有更长远的战略目光。2014年跨越合作社投入巨资,建设了年产2万吨优质大米加工厂,逐渐形成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链。

随后跨越合作社乘势而上,不断扩展业务领域,在博美镇点石村建设了年产3000吨优质萝卜酱菜冷藏加工厂,还建设了800亩无公害萝卜种植基地。积极带动农户合作种植,利用冬闲田提高土地复耕指数,鼓起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

在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跨越合作社还引导农户使用高效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使农户学会科学配比种植,推进农产品无公害产业化的进程。

跨越合作社还组建了有害生物防控中心,自2010年以来,与农户签订水稻病虫害防治协议3142份,实施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超5.45万亩,有效地推进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在此基础上,跨越合作社的“华夏独秀”牌大米获得省级“优质农产品”称号,并获得农业农村部审核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地和农产品证书。

提供优质服务

鼓起农户“钱袋子”

自成立以来,跨越合作社按照国家、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着力加强内部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创新发展,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推进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有效地拓宽农产品产销渠道,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和合作农户经济效益双提升。

对优质稻生产基地的稻谷实行每担150元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对困难农户实行每吨1000元的萝卜收购保护价……产品打开市场销售出去,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是跨越合作社尤为重视的关键环节。

为此,跨越合作社在陆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积累的销售渠道,建立“农超对接”平台,先后与汕尾市、珠三角地区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建立长期稳定购销关系,以签订购销合同的形式,切实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被压价以及货款回笼等问题。

“通过统一收购,再进行市场化包装进行销售,要比农户自行销售获得的经济效益多得多。”林唯思说。

与此同时,跨越合作社还建立了线上销售渠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跨越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为了鼓励农户的积极性,跨越合作社还创新思路,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银行+工厂+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农户引进、提供省农科院推荐的水稻统一优质种苗,并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发放化肥和农药,让“苗苗们”得到标准化培育。

除此之外,跨越合作社还牵头为农户登记造册,与农户签订互惠协议书,由合作社担保,农户向市农行申请办理“金穗惠农卡”,农户凭该卡按协议书价格购买稻种、化肥和农药。“如果农户需要贷款,可以通过刷卡方式,划还合作社。”林唯思介绍道。

据悉,成立于2009年的跨越合作社年利润超200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11006户,实现助农增收1660多万元。

重视农技培训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在跨越合作社,每季度大大小小的培训不下10场,各类培训涵盖从病虫害防治到种苗养育等各个环节,员工们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涨。

“公司很重视我们的业务培训,我也很珍视这些学习机会,在与农学专家的交流中,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工作开展也顺利多了。”跨越合作社一名员工如是说。

据了解,跨越合作社每年定期聘请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专家前来授课及现场指导,仅2022年就邀请专家授课12场次。同时,跨越合作社每年还不定期组织本地农技人员深入基地、田头现场技术指导超35场次,印制发放种植技术手册超6.5万册。

林唯思说,通过组织各类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不仅社员的农业科学知识得以提升,时下农业领域的一些新技术也在基地得以推广应用,基地的科技“含金量”满满。

在陆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对社员和合作农户的病虫防控提供了技术指导,对种植土壤进行规范管理,使农户可以合理、科学、安全地使用肥料和农药。

“我们还对化肥、农药的使用进行规范化登记,使安全使用农药化肥的去向追溯有据可依。”林唯思说,他们在每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对供货厂家的合法资质严格验收,严把每批次购进的农资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上的“全流程”安全。

在这些努力下,跨越合作社连续十年被广东省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与“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先进单位”,被陆丰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企业”称号,2014年入选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2年获评广东省“巾帼创业基地”。

晾晒大蒜时刘园丽不断观察、检查。彭骏 摄

发挥巾帼力量

带动妇女创业致富

女性是扛起社会的“半边天”,在跨越合作社也不例外。

跨越合作社自2010年以来,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带领创业女青年种植高效的经济作物,创建博美镇霞饶村水稻示范基地、农产品种植加工示范基地,带动妇女创业致富,为陆丰的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跨越合作社拥有100多名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65%为女性职工,1000多户联合种植户基本上也是女性当家。博美镇霞饶村水稻基地作为跨越合作社旗下的“荣光”,能取得今日的成绩也离不开女性社员的力量。

跨越合作社每年聘请季节性劳动力330个,其中妇女260人,占聘请劳动力总数78%,充分发挥了妇女在产业振兴中的关键作用,获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至名归。

跨越合作社旗下拥有烘干中心、仓储中心、销售平台等,为周边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此外,跨越合作社通过多媒体形式组织女员工、周边妇女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人次及提供服务人次1242次,带动增收1854人。

在陆丰,还有很多女性企业带头人在农业这片沃土上不断深耕,李变就是其中之一。李变在2019年注册陆丰市慧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蛋鸭养殖、水稻种植、南美对虾养殖、鸭蛋深加工以及农场基地体验等教育活动。

据悉,陆丰市慧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养基地占地面积约350亩,主要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开展蛋鸭养殖、水稻种植、南美对虾养殖等传统型农业养殖,同时将水稻种植、鸭的养殖与鱼的培育三者充分结合,提高土地流转率,做到生态平衡互补。通过稻鸭鱼生态养殖项目将当地抛荒20多年的种植土地利用起来,直接为群众荒地增收流转费约10万元。

在“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上,汕尾市妇联对陆丰市多形式、多举措凝聚巾帼力量,发挥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给予了肯定。

“跨越合作社是巾帼力量助力农业的典型,未来陆丰要让更多城乡妇女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担当作为,引领动员更多妇女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汕尾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一线人物

女能人返乡种蒜养茶栽笋

“拨开一头大蒜,蒜头上约10厘米处有一粒花生米大小的小蒜珠。”刘园丽说,这是广东优质大蒜品种“大安蒜”的外形特征。大安蒜富含大蒜素、大蒜精油、维生素、可溶性糖、氨基酸,不仅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也凭借蒜香味更浓、蒜油较多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有这样一位女性投身于大安蒜的种植和推广事业,从2009年开始在村里承包土地,开展大安蒜、水稻种植。刘园丽于2015年创立陆丰市放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深圳返乡创业迄今,公司已拥有超400亩的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大安蒜及水稻种植约3000亩、农户185户,带动年产值约1200万元。

大安蒜好归好,但想要形成品牌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创业之初,刘园丽曾面临一缺资金、二缺技术的窘境。陆丰市妇联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向她宣传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政策,并帮助她申请大户贷款30万元。如鱼得水的刘园丽马上用这笔钱扩大大安蒜种植规模,购买了100多亩大安蒜种苗及肥料。

通过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和山地资源优势,刘园丽采用整体种植和采后处理技术,改进设备设施,并结合改土增肥、增施有机肥、改善排灌田间设施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功提高了项目区农田土壤肥沃度,大幅增加了陆丰市的食用大蒜供应量。目前,大安蒜每亩种植6000株,100亩基地种植60万株,平均亩产量2500斤,总产量125吨,可以实现产值250万元,年纯收入预计8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如今,放心农业总共招聘了固定员工6人,临时员工30多人。刘园丽表示,接下来将推动大安蒜种植从“小而散”逐步向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青蒜、干蒜头、咸蒜头、大蒜醋、大蒜精油、大蒜素等系列产品的角度,挖掘大安蒜的更高附加值,形成集大蒜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一个集农业风情、种植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巾帼示范基地。

在陆丰市城东镇高美村,还有一家与刘园丽的放心农业遥相呼应的陆丰市有为家庭农场,场主陈梦露同样是一位女性创业者。

相比较而言,有为家庭农场如今已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雏形,种植有竹笋200亩、茶叶100亩,年产量6吨;其他蔬菜种植50亩,水果种植20亩;办公及生产场地1000平方米,农场聘有员工5人、技术工人2人、中级农艺师1人。

陆丰地区有吃竹笋的风俗,每逢佳节必吃竹笋做的菜,喻意着家庭、事业节节高。早前,在家公陈壮营和丈夫陈耀腾接力经营下,他们通过在陆丰市城东镇高美村马地埔开发荒地2000亩,创立高美竹笋和高美茶叶两个品牌,为陈梦露打下了一定的事业基础。

受他们的影响,在创业之初,心思缜密的陈梦露在对农业消费品需求的调研中发现,陆丰市每年要消费60多万斤的竹笋,却一直靠外运满足,由此便开始了竹笋的种植。再后来,有为家庭农场又逐步将茶叶纳入了种植范围。

“我们的高美茶因为品质好,还有自己的品牌,一斤能卖到500元,是村里其他茶叶价格的三倍。”陈梦露说,基地茶叶种植品种为乌龙茶系,沿用手工采摘、手工制作、木炭炭焙等传统工艺,保留老辈技艺,传承高美文化。无论是竹笋种植还是茶叶种植加工,都是体力负荷相对较小的工作,比较适合女性从事,特别是留守妇女。

除了刘园丽、陈梦露两名巾帼创业者的示范带动,如今的陆丰市已有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于农业事业,她们正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梦想。也终将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事业的前行力量。

南方+记者 彭骏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