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天水古城明清古建筑被改成日料店续:招牌已摘 停业整改

   日期:2023-08-22 11:04:2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0    评论:0    

原标题:天水古城明清古建筑被改成日料店续:招牌已摘 停业整改

继9亿建公园后,甘肃近日又被爆出一项有争议的超8亿元文物保护工程。花费超8亿元修缮一新的甘肃天水古城,文保院落被“改头换面”成了商业街。其中,一处明清古建筑被改成日式风格餐厅引发关注。

8月21日,澎湃新闻报道称涉事日料店已停业整改,招牌已摘,正拆除“日式庭院”木板。

明清古建筑改成日料店续:招牌已摘 停业整改

据央视新闻报道,甘肃天水拥有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院落群,因历史久远,不少古建民居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为抢救这些古建筑,当地对西关片区启动抢救性保护,使得29座文保院落得以“复活”,其中省保级1处、县保级3处、保护点25处。

天水古城央视新闻截图

天水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1年,天水市拨付的西关古城保护资金就超过8.88亿元。没想到的是,不到两年时间,花大成本修缮的文保院落就遭遇了“改头换面”。很多商业进驻改造院落,成为了游客消费场所。

位于天水古城内厚生巷13号的一处日式风格餐厅,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但如今,这里已看不到曾经庭院宽敞、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院中台明被木板覆盖,营造成日式风格,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

天水古城央视新闻截图

8月21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涉事日料店已停业整改,招牌已摘,正拆除“日式庭院”木板。

澎湃新闻视频截图

澎湃新闻视频截图

澎湃新闻视频截图

专家曾多次要求停工整改

日式风格餐厅仍如期开业

这样大幅度改变风貌和加盖合理吗?对古建筑会造成损害吗?去年底,这座院落在装修时,时任天水古城特聘顾问、负责修缮古民居的专家黄国翔就发现了问题。

黄国翔介绍,这种改变古院风貌的新加和改建并不被允许。改建后,雨天时雨水会溅到柱子上,加快院落的糟朽。这些损害是不可逆的,见水一次伤害一次。

央视新闻截图

随后他曾多次要求经营主体停工整改并修改装修方案,但当时负责运营天水古城的甘肃省公航旅对此置之不理,并未叫停。这家日式风格餐厅最终如期开业。

在天水古城,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解放路的10号和12号文保院落,已成为一家经营餐饮和罐罐茶的餐厅。曾精心修缮过的柱子上钉着指纹打卡机,在后院,经营者还加盖了彩钢厨房。

央视新闻截图

网友:痛心,严查

不少网友对此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该严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古建筑“改头换面”存安全隐患

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天水古城多个文保院落违规装修、添建变为餐厅,防火风险也随之增大,火灾隐患比比皆是。

在赵家大园3号院,院中顾客使用燃气小炉加热菜品,院中厨房烹饪使用液化气,均出现明火。其他多家餐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文物建筑禁止使用明火,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严格控制使用明火。这是因为,大多古民居在建造时使用木材,并以群落出现,一旦发生火灾且未能被有效控制,极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央视新闻截图

此外,文保院落中还存在遮挡消防设施、木结构缠绕易燃物、私拉电线等问题。

央视新闻截图

主管部门称经营项目未批先设,无从监管

为何文保院落的保护利用,会出现如此“任性”的现象?投入超8亿元公共财政支出进行修复的文保院落,都在经营哪些业态?

2022年9月,天水市秦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授予了天水市名城保护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9处文保单位特许经营权,同时要求,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展示利用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相关流程,履行审批备案手续。

这意味着,无论是业态设置,还是装修改建,都需要经过至少县级文物部门的批准。但在该公司所存的商户档案中可以看到,有文保院落的申报材料和目前的实际经营业态不符。

天水启动整改行动 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

8月20日,天水市委、市政府回应称,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将及时通报问题整改情况。

天水市委、市政府表示,各相关部门在前期排查整改的基础上,对天水古城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清单台账、限期整改销号。将由文物主管部门牵头,对全市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同时,集中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宣传活动。由消防部门牵头,联合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等部门,对全市范围内文物古建筑等文保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对天水古城运营企业及经营商户开展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引导运营企业和经营商户在活跃市场氛围的同时,坚持把文物保护和安全防范放在首位。最后,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对文物保护、消防安全等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监管缺失、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