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 河南省首例 史灌河(河南段)水流自然资源完成确权登记
8月18日上午,在史灌河(河南段)固始县橡胶坝管理所,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陈治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刘大全,副市长于海忠,县委书记、县长杨浩威共同触动全息球,启动史灌河(河南段)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发布。史灌河(河南段)成为全国首批、河南省首例拥有“户口本”的水流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指将水流、森林、山岭、草原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资源的权属情况和自然状况记载于自然资源登记簿的行为。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以法律手段明确自然资源的权利主体和保护责任,强化自然资源有效监管、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列为河南“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重点工作。
史灌河是淮河一级支流,在河南省境内全长约220公里,流域面积6895平方公里,是固始、商城等诸多城镇的重要饮用水源,并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保障。
当前,河南省正在强化省市联动,全力推进134个自然保护地和3条河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
史灌河(河南段)的公告登簿,标志着河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现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