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缅甸成了热搜“常客”,近期关于缅北电诈集团的报道更是在互联网上受到广泛讨论。
8月15日至16日,中国公安部、泰国警察总署、缅甸警察总部、老挝公安部在泰国清迈联合举行针对本区域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的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坚决扭转人口贩运及绑架、拘禁等犯罪高发态势。8月22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同泰国驻缅甸大使蒙空、老挝驻缅甸大使恒显举行三方会晤,就合作打击本地区赌诈犯罪问题进行沟通协调。
据媒体报道,泰国警方统计每年大概有7万名华人从泰国被贩卖到了缅甸的妙瓦底镇,相当于平均每天有将近两百人被卖过去,而这还仅仅是泰国官方公布的数据。
图片来自于牡丹江网警官微文章
那些受害的国人为何容易被骗?
未成年、中科院博士等 被指像“猪仔”一样转卖
众所周知,近些年被骗至缅北的中国受害者数不胜数,其遭遇让人心疼、气愤和不寒而栗,相关求助等诉求让人揪心。
近日,“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每日被强迫工作18小时”引发关注。据此前报道,8月17日,记者联系到该博士的女友杨女士,杨女士表示男友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后从事博士后研究。据其称,张先生在一年前有几万元的债务问题,后经介绍以为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缅甸一方要求其转账12万才可放人,但在转账后发现账户被冻结,无法进行转账,她还得知男友因此被打、关禁闭。22日,大使馆领事侨务处回应称,“使馆高度重视中科院博士张某被困缅甸妙瓦底案,已同山东省警方及当事人家属取得联系,将当事人有关信息通报缅甸、泰国相关政府部门,目前正推动缅、泰警方全力开展调查解救工作。”
九派新闻8月22日报道,上海的纪先生曾听儿子提起,他要去江苏昆山找工作,但此后孩子再没回过家。经了解,他发现儿子实际上被拐骗到了缅甸赌场,其从云南专案组得到消息,儿子已被杀害,埋尸地点未找到尸体,已无生还可能。据悉,其子是被昆山花桥镇的黑劳务中介骗去云南。其于2018年1月9日从上海乘机至云南省昆明市,后从昆明市乘车至瑞丽市,从渡口偷越国境,到达缅甸木姐的一家赌场,后被关押在房间内。纪某被关押期间,曾遭到犯罪团伙成员的殴打,伤势较重,后被带出房间。多名犯罪嫌疑人供述,纪某在被关押期间遭殴打并已死亡,死后被丢弃在木姐往南坎路边一废弃地磅下。
福建广电第一帮帮团同日报道,近日福建多位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被人骗到境外从事诈骗活动。根据孩子与家长的聊天记录,这些15、16岁的未成年孩子是到了缅甸。有孩子表示自己手机被控制,被困“园区”。让妈妈少发信息,否则要关“小黑屋”挨打,被整“熄火”。有家长称一共有11个孩子,主要是福建和江西的,听说是同一个人带过去的,带一个园区给中介人2万元,都是前前后后分几次,园区有铁丝网,看门的保安有枪,根本逃不掉。孩子们平时上班一天10多个小时,迟到要上20个小时,跑到卫生间睡觉,被主管知道了会挨打,罚扛水桶、做俯卧撑,累死了,想跑又跑不掉。他们还嘱咐父母不要报警,否则他们在那边日子更难过。
大象新闻23日报道,生活在贵州遵义的李伊怎么也没想到,她的两个儿子都被骗去了缅甸。2022年7月28日,李伊突然接到一通从缅甸打来的电话,那是大儿子王帆的声音。电话里,29岁的王帆告诉妈妈,3天前,他去了缅甸,与朋友一起做水果生意。等到8月,他再打来电话,李伊才知道,大儿子是被骗去缅甸园区,做电信诈骗了。王帆再三嘱咐李伊不要主动联系他,只能等他发消息过来。如果她主动联系被发现就会被毒打。
据长沙警事官微22日报道,河南一男子为还赌债偷渡到缅北投靠电诈亲戚,在利益的驱使下从国内大量招募人员偷渡到缅北从事电信诈骗,其手下人员迅速从20多人增长到200多人。据该男子交代,电诈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抓住了被害人想赚快钱的想法。
通过媒体公开报道,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
为什么这些人会被骗去缅甸?除了常见的所谓“高薪”吸引,被强迫等,社交媒体上有人根据众多案例总结出一些共性,有人现实中好吃懒做想赚大钱,想通过歪门邪道快速挣钱;有人现实中因高利贷、赌博、贫困等各种原因负债累累,急于挣钱还债;还有人本身就是“坏人”,甚至有前科,想着各种方法捞钱;还有就是刚进入社会的未成年或者毕业生,社会经验少容易被骗,同时也可能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看到所谓高薪工作被吸引。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值得注意,大象新闻在文章《凝视深渊②——缅北电信诈骗背后 ,无数个令人心碎的家庭》中提到,那些孩子被骗去缅北的人,要么家境贫困,要么在单亲家庭里长大。
真实的缅北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暴力与恐怖 军方人员是臭名昭著诈骗园区的股东
8月8日,首部揭秘网络诈骗全产业链内幕的犯罪电影上映。电影取材自上万起真实的诈骗案例,全明星阵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网络诈骗的套路,细节真实,尺度也比较大。随着电影的火爆,缅甸也再次被推上热搜,成为众矢之的。
缅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据牡丹江网警官微发布文章《真实的缅北诈骗集团比电影“孤注一掷”更可怕、更残忍》 可窥一二,诈骗集团残忍的虐人手段已经没有必要过多赘述,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在网络上有所耳闻。在诈骗园区里,不存在人权,只有金钱。骗不到钱,就只能等死。
特殊的政治环境,让缅北部分地区,以及缅东妙瓦底成为诈骗集团的温床
有分析称,电信诈骗在缅北的聚集与存续,与当地地方势力的默许与支持不无关系。一方面,缅北部分地方势力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武力为电信诈骗集团提供保护和庇佑;另一方面,电信诈骗集团向地方势力交纳各种税费,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2021年2月以来,缅甸国内紧张局势加剧。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各种人民防卫军的纷纷成立,同时,防卫军还持续发起打击军方以及军方相关人员的行动。在此背景下,缅甸当局疲于应对民间反抗行动,对缅北地区的管控进一步弱化,这也为电信诈骗集团纷纷入驻缅北,并与缅北的地方势力形成“利益共同体”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据知情人士预估,仅仅是缅甸东部的妙瓦底,就有上百个园区,加上盘踞在缅北部分地区的诈骗集团,加起来至少有上千个园区,有超过10万人每天在园区内敲键盘、打电话实施诈骗。据统计,从缅甸抓获的网络诈骗人数应该位列东南亚各国之首。其中,缅北地区在跨境网络犯罪窝点地中具有“大本营”地位。
考虑到缅北接壤滇西边陲,华人大量聚集,当地居民在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方面与云南省极为相似。加之2019年,缅甸颁布《赌博法》允许外国人在缅甸开设赌场,这为交友赌博类、“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团伙与依托网络博彩业洗钱的犯罪团伙供给了“政策性支持”和得以滋生的空间,大量“撤点”的诈骗团伙前往缅甸、卡塔尔等国家搭建新的话务窝点。
赌博和电信诈骗像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有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多国对赌博场所的打击,不少失去生财工具的公司,转型投入诈骗产业,进而在缅北以及缅东妙瓦底建设园区,进行网络爱情诈骗,投资诈骗等活动。
甚至部分在房地产投资热中,血本无归的投资者,也做起了网络诈骗业务。缅北部分地区以及缅东妙瓦底,还有许多依靠赌博为生的赌徒,他们有专业的绑架技术和作案工具,逐渐形成了一些专业的绑架团伙,他们从赌场追债的保安,变成无差别绑架的罪犯,再将绑来的人卖给电诈团伙。
据当地人透露,当地的诈骗团伙非常会“笼络人心”,只要做出“业绩”,园区内的赌场、娱乐场所都会对你敞开,甚至还会提供精神类药物供消遣。因此,不少赌客也成为了电诈集团的帮凶。
近几年,不法分子逐渐将缅北、缅东妙瓦底打造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电诈园区”,恐怖程度堪比现实版“地狱”。这两年,诈骗团伙的胆子也越来越大,犯罪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赌博、电信诈骗衍生出的人口贩卖、器官买卖、凶杀、绑架等恶性案件层出不穷,犯罪团伙从要你钱到要你命。为了钱,他们想出了数十种折磨人的手段,直到你屈服,不屈服就等着命丧黄泉。据缅甸当地人透露,诈骗集团除了电信诈骗、人口贩卖等违法犯罪活动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恶意炒作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扰乱当地物价。
此外,发生在缅北华人之间的诈骗、拐卖也不时发生。诈骗集团不只将触手伸向外籍人士,缅甸国内也有不少人遭到诈骗、拐卖。据缅文媒体报道 ,近几年以来,缅甸国内频繁发生人口失踪案件,而部分失踪人员找到机会寻求媒体帮助,声称被骗至缅北,在赌场、诈骗园区内工作,还有部分女性被骗至缅北部分地区从事卖淫等工作。
有被骗人员也形容了当地的真实情况。2023年1月,被迫偷渡到缅甸的李伟,在果敢老街上见到了从未想象过的街景,“一眼望去都是搞电信诈骗的公司,或是娱乐城,当时满脑子都觉得完了。”走进一幢9层楼高的写字楼,李伟和另一名“工友”被关进7楼723宿舍,门口由保安24小时把守。“全是拿枪的人开着皮卡,路上没有红绿灯。”
据新周刊采访了花总——一位数次前往缅北电诈基地、也曾与多位“黑老大”深入交流过的博主。在文章《缅北电诈真相,比“孤注一掷”更黑暗》中详细讲述了他的见闻和观察,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缅北电诈产业。
文章提到,“缅甸内乱,黑产之源”!面对电诈这个产业,缅甸当地人的情绪其实很复杂。赌与诈,确实给当地创造了GDP,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但大部分“发展红利”,其实是被少数势力或家族瓜分的。
黑产绝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作为人类社会不见光的另一面,它和主流文明一起存在发展了几千年。“捞偏门”的复杂程度,只会比大家都熟知的“正道”更高。它的背后自有一套严密的生态体系与运行逻辑,暴力与恐怖反而是很表面的东西。电诈能在一个地方生根发芽,一定是那里的生态需要这棵毒草,或者说黑产与当地形成了互相滋养甚至互为依存的关系。
拿最臭名昭著的KK园区来说,这个园区位于缅甸边境上,与泰国湄索只有一河之隔,由克伦边防军保护。克伦边防军这个组织,名义上归缅甸国防军领导,实际上是一支半独立的民族地方武装。它要在内战乱局中生存、发展,就需要大量军费支撑。
电诈恰恰属于“风险比贩毒小、利润比贩毒高”的业务,边防军司令苏奇督就是KK等多个园区的股东。像边防军总部所在的水沟谷,如果去到那里,你会发现当地发展得就和国内小镇差不多,中文招牌遍地都是,甚至有vivo手机店,比苗瓦迪市区还更有人气。没有电诈这棵毒草输血,缅甸的很多势力早就熬不过疫情,弹尽粮绝了。要取缔黑产,当地能愿意吗?拉闸断电、断网甚至断卡,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电诈,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对那些地区进行深入的“生态改造”。
劝说当权者不要饮鸩止渴容易,但具体怎么腾笼换鸟,恐怕短期内谁都拿不出方案来。就像勐拉、果敢和佤邦,当年放弃种大烟(罂粟)搞替代种植,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艰巨、浩大的工程。灭一个KK园区容易,可只要生态没变,就还会有千千万万个园区冒出来。2021年6月底,佤邦联合党中央也发过通知,要求全邦清理整顿、逐步退出电诈业务。实际进展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缅北诈骗背后有军方势力包庇?
缅甸高官首度回应:你只有来了缅甸才能知道真相
据观察者网报道,日前,缅甸商务部长昂乃乌在接受凤凰全球观察团采访时首次回应相关问题,他声称,缅北电诈问题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严重,“国际舆论中包含很多虚假新闻,只有真的来了缅甸才能知道真相。”
昂乃乌称,虽然缅北部分地区还存在武装冲突,但总体上安全稳定,人员流动正常。
对于中国公众最为关心的旅游问题,他表示,中国游客来缅甸不会有危险,“游客去的地方都是远离武装控制的大城市,安全性有保障。
缅北诈骗背后有军方势力包庇?昂乃乌回应称,“缅甸确实尚有法律无法管辖的地方,但是政府不会包庇犯罪分子。”昂乃乌说,有些诈骗人员是其他国家被骗过来的人,我们也会积极营救;如发生在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地区,也会尽量通知相应武装组织。
中国救援难在哪?
最重要的原因是主权问题 更多的还得靠个人认知
据报道,普通人合法进入缅北,只能走云南的几个口岸,需要有边境通行证,不是边民几乎办不下来。如果是持护照签证入境,目前是不允许前往缅北的。今年5月以后,连腊戌都不让外国人进入了。
缅北地区存在猖獗的诈骗集团,为什么中国不能深入缅北进行救援呢?据农视网记者了解,这个问题涉及多个因素。
首先,缅北地区的局势非常复杂,存在多个武装割据势力,包括克钦邦、果敢、佤邦、掸邦等地区。这些地区与缅甸政府的关系错综复杂,缅甸政府难以控制这些地方,更别说根除犯罪了。
此外,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134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地理环境复杂,经济也不发达,这使得缅北地区的情况更加复杂。
最重要的原因是主权问题。根据国际法规定,一国的军警人员必须以公务身份进入他国从事职务行为,否则将侵犯他国的主权。因此,除非两国达成跨国执法合作协议,否则中国无法介入。
7月25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在内比都会见缅甸外长丹穗,双方就中缅合力打击缅境内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进行专题协调。
除了国家间的联合执法,国内宣传、呼吁相关人员回国投案自首等惩治措施也是很到位。据悉,云南多地正密集启动新一轮的反诈宣传。
8月21日,云南楚雄州南华县公安局在公开信中提醒,境外电诈、赌博团伙通过网络发送高薪招聘信息,诱骗国内公民偷渡出境参与电信诈骗和赌博,一旦偷渡出境,将会被当作商品随意买卖,被电诈、赌博团伙非法拘禁,遭受殴打、伤害,解救工作十分困难,并需要支付高额赎金,请不要相信任何边境高薪招聘广告、视频及朋友的邀约偷渡出境。网络赌博都是境外犯罪团伙布置的陷阱,不仅输钱,还违法犯罪,将受到法律制裁。
8月17日,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在公开信中介绍,近年来境外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使用境外电话为途径实施电信诈骗的情况较为突出,根据昆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统计,2022年1月至12月全市涉及00号段境外号码实施电诈案件占总数比例21.6%。2023年以来,昆明市涉及00号段境外号码实施电诈案件占总案件数的14%。为有效遏制境外电话引起电诈案件的高发态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现号召统计全市市民在无海外业务的情况下,关闭境外电话功能。
玉溪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早前在公开信中指出,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窝点大部分位于境外,为了组织、招募更多“员工”到诈骗窝点从事“电诈”活动,违法犯罪团伙常常使用“免路费、包吃住、高薪水”等虚假招工招聘网络信息,诱骗国人非法出境。
这封公开信提醒,云南境外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长期受不法武装势力和犯罪集团控制、庇护,公安机关跨境执法合作渠道不畅,赴境外开展核查解救工作受限,我公民在外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昆明禄劝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更是形容道,被安排到诈骗窝点后,如果不交钱又完不成工作任务,则会像“猪仔”被转卖、受尽折磨,甚至有生命危险。
杭州公安反诈中心民警用电影《孤注一掷》的台词提醒市民:人有两颗心,贪心和不甘心。
这句话值得深思,你觉得呢?
(资料来源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大象新闻、九派新闻、观察者网、牡丹江网警官微、新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