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中国驻缅大使馆称正全力解救中科院博士,铲除缅北电诈难在哪

   日期:2023-08-23 14:20:3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原标题:中国驻缅大使馆称正全力解救中科院博士,铲除缅北电诈难在哪

文| 杜虎

据媒体8月22日报道,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领事侨务处回复国内媒体邮件称:

使馆高度重视中科院博士张某被困缅甸妙瓦底案,已同山东省警方及当事人家属取得联系,将当事人有关信息通报缅甸、泰国相关政府部门,目前正推动缅、泰警方全力开展调查解救工作。

这是张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后,一个积极的信号。

据此前媒体报道,该博士的女友杨女士表示,男友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张先生在一年前有几万元的债务问题,后经介绍以为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妙瓦底。

杨女士说,缅甸一方要求其转账12万才可放人,但在转账后发现账户被冻结,无法进行转账,她还得知男友因此被打、关禁闭。

这事表面上与缅北电信诈骗无关,但实际上,缅北电诈的大本营恰恰在妙瓦底。所以,解救张博士,理所当然地被解读为属于解救缅北电诈受害者的努力。当然,不管受困者是不是博士,有没有光环效应,都应该一视同仁地搭救于水深火热当中。

但就像目前形势所展现的那样,打击缅北电诈面临诸多困难。

用一句话来说,要想从根本上摧毁缅北密布的、专门坑害中国人的电诈园区,以及铲除包括妙瓦底在内的大本营,就需要直面和处理缅甸内部复杂的政治环境。

据此前一些媒体梳理的信息来看,缅北电诈集团之所以做大,且在国际合作的打击下顽强生存下来,可能充分利用了缅甸的国内困局,借助缅北乃至与邻国的微妙关系做掩护。

缅北就像是夹在中缅两国之间的飞地,主要受地方势力的管辖。不少人分析,现有的缅甸军政府对它没有实际控制力,虽然采取了合纵连横的策略,但缅北林立的地方军阀并不买账。

缅北电诈园区背后都有军阀参股,收取高达30%的利润,成千上万被困电诈园区的人像奴隶一样,不仅供养军阀家族纸醉金迷的生活,也维持着军阀在缅北的残酷统治。

几十年前的缅北,还是号称“金三角”,地方军阀依靠种植鸦片、贩卖毒品维持割据势力。中国花了相当大的努力参与打击治理,最终让割据军阀放弃了毒品这个生存模式。

换言之,电诈园区在缅北的流行,预示缅北军阀可能转换了经济基础。打击电诈,相当于断绝缅北军阀的根基,这也决定了打击所面临的困难。

这些年,我国对打击电诈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投入了大量的警用资源,动用了相当庞大的社会资源,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对于跨境电诈,为解救和劝返涉诈人员回国,也做过很多努力,但仍挡不住部分怀揣一夜致富的投机分子偷渡东南亚,最后汇聚缅北。此外则是有一部分被各种形式诱骗入局,难以回头。

这些人数不少的国人,极少部分可能主动参与电诈犯罪,而绝大多数最后被关在缅北电诈园区,要么继续骗中国人,要么受到当地电诈势力的杀害或奴役。

缅北电诈猖獗已经从两个方面产生了恶劣影响:

一是引发国人对遭受诈骗的深刻焦虑,电诈行骗无孔不入,受害者遍布各个阶层,老人、青年、白领、博士都难以幸免,对缅北电诈的恐惧感,是再多网络笑话梗都无法消除的。

二是电诈危害从民生层面蔓延开去,牵累我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驻缅使馆对张博士解救事宜的表态,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积极信号。缅北电诈园区一日不除,它们对国家、国民的负面效应只会越积越大。巩固国内打击电诈的成果,最终仍需要从源头清理上得到体现。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