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河南印发《实施办法》 划定义务教育课程框线

   日期:2023-08-24 11:04:4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河南印发《实施办法》 划定义务教育课程框线

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23日电 (经晓佳)为统筹做好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工作,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统筹三类课程实施 教学时间更规范

《实施办法》明确,学校要立足办学理念,分析资源条件,对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等作出全面具体安排,科学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教学时间安排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要求。每学年共39周。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第一学期复习考试时间1周,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3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可用于集中安排劳动、科技文体活动等。

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4课时,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522。小学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学校在保证周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自主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时长。

国家课程开齐开好 课程门类更丰富

《实施办法》要求,各地各校要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特别是劳动、信息科技、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下限。其中,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班团队活动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课时;书法在三至六年级语文中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应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学校要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

学校要科学统筹课程实施,鼓励将小学一至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造条件开展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科学探究、班团队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发展学生特长。

校本课程多方参与 学生需求更突出

《实施办法》指出,校本课程由学校按规定组织开发。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人士和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对学生需求和学校课程资源等进行调查分析,充分论证,确定校本课程建设方向、重点学习领域、科目与形态等。

每门校本课程均要研制课程纲要,明确课程名称、开设年级、课时,阐明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方式等,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实施评估、动态调整和完善。要注重反映学生丰富多样的成长需求,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避免内容和形式单一。

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鼓励开发运用多形态课程资源;确需编写出版教材的,应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通过后方能出版。校本课程修订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三年。(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