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比武”激发“头雁竞飞”!青岛党建统领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擂台赛决赛举行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见习记者 毕筱涵 青岛报道
“我们向阳村坚持党组织领办,成立‘一社两公司’,发展小西红柿种植产业,建成设施大棚2600个,年产樱桃西红柿9700余万元,年销售8.8亿元,村集体增收150余万元。”“我们杨家山里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新型文旅产业,全村373户1325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两千万元,带动210名群众家门口就业。”……8月25日,青岛党建统领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擂台比武决赛现场,上演着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山更比那山高”的火热画面。
据悉,比武竞赛由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主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协办。现场,32名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以抽签确定的顺序逐一登台“打擂”,以“图文展示(PPT、宣传片)+现场讲解+实物展示”的方式,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整体情况、发展思路、资金投入、经营管理、收益成效等内容进行介绍。
来自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室、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邮储银行青岛分行有关负责同志和各2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担任评委,对选手打擂情况现场评分。
经过3个小时的精彩角逐,一幅幅生态宜居、村美人和的乡村美好新画卷被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出来。经现场评议打分,结合工作展现和现场表现,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14名,来自平度市崔家集镇向阳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理事长鞠炳锦讲述的《党建统领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获得“擂台比武”评分第一,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得优秀组织奖。
“擂台比武”结束后,参赛选手纷纷表示,以开展“擂台赛”的方式,通过晒项目、谈经验、比措施、赛效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提供了启示和有益借鉴,起到了学习先进、督促后进、激发干劲的效果。来自胶州市洋河镇九顶村的王玮,在听了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村书记杨福瑞的介绍后,表示要充分学习杨家山里发展农文旅的经验,发挥地处青岛艾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核心区域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天文科技文化旅游,积极打造示范片区新亮点,带动村集体、农民“双增收”。
“开展党建统领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擂台比武’是青岛市推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也是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关键一招,更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青岛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宋晓表示,这次比武打擂,营造出以比促干、以比争优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头雁”队伍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动力活力,推动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农村集体经营管理等为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青岛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规范提升、发展壮大、活权赋能多管齐下,全力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5299个,确认集体成员493万,量化集体资产549亿元,累计分红32.7亿元。构建“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全市成立县级共富公司9个、镇级共富公司23个、村级共富公司370个,带动农民增加收入1亿余元、村集体增收5.3亿余元。建立市、区市、镇街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交易2.2万宗交易额达90亿元,村集体和农户增收8亿余元。开展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清查回收土地6.7万余亩,清缴债权12.2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3.3亿元。
下一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以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行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试点、农村产权交易升级扩面行动、“阳光三资·清廉村社”建设五大行动为抓手,加大支持力度,解决发展难题,总结典型经验,聚力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带动农户就业增收等,为全市集体经济组织拓展发展路径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