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感动中国赵久富颁奖词

   日期:2023-08-31 22:44:0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8    评论:0    

感动中国赵久富颁奖词及事迹

赵久富,男,1954年生,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为无数为南水北调工程奉献牺牲的移民缩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赵久富颁奖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赵久富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赵久富事迹材料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赵久富人物经历

1965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中带领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2010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按照住房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

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队伍出发。

2013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外迁到团风县黄湖新区后,担任移民安置点总支书的他带领移民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

2014年,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