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中国纪录片之父”去世,享年85岁

   日期:2023-09-01 07:00:38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8    评论:0    

原标题:“中国纪录片之父”去世,享年85岁

据多位知情人士证实

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的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

于8月31日凌晨去世

享年85岁

司徒兆敦1938年11月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开平赤坎。1964年,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自此一直在该校担任教职,曾任七八级导演系主任。曾得到他指导的学生包括陈凯歌(《黄土地》,1984年)、田壮壮(《盗马贼》,1986年)和张艺谋(《红高粱》,1987年)等。但更多时候,他以一个纪录片的师者身份出现,给学生以热情、准确的指导。

1998年北京电影学院创立纪录片专业后,司徒兆敦承担了该专业的教学任务,并致力于纪录片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其代表作品有《路》《环境艺术》《光辉的历程》《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等。他著写的专业书籍包括《影视导演基础》《世界电影趣闻》《中国纪录片创作前瞻》等,在业内有广泛的传阅度。

在司徒兆敦看来,纪录片是告诉观众一个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东西,而故事片则是作者头脑里想象的故事。所以故事片以导演为中心,呈现他所营造的一个世界,而纪录片则是客观存在的,把曾经发生过的记录下来,“所以这是两个伟大”。

他认为,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要义,“做纪录片要找到重点,就是告诉观众究竟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纪录片是强调过程的”。

在北京电影学院,司徒兆敦有一句话很有名:我可以原谅我说错话,因为我已经说了很多错话,但是,我不能原谅我说假话。他说:“什么是真事、真相、真理?这是我给学生必上的第一课,因为纪录片就要实事求是。”

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在网上留言,“好难过,我最喜欢的纪录片老师走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