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河南两家医院入选中国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百强

   日期:2023-09-04 12:41:3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河南两家医院入选中国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百强

9月1日,2023年中国心脏大会(CHC)开幕式上,依据全球心血管疾病学术影响力评价平台(CAPE)统计及评选,杨宝峰院士公布了中国医院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百强医院和全球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百强

梳理发现,2022年度中国医院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百强医院中,河南有两家医院上榜: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1位
  • 河南省人民医院 44位

基于全球医疗机构心血管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设定,2023年度全球医院心血管学术影响力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医院中,仅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一家医院上榜,位居第四名。

进入全球医院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综合排名前五十名的还有十二家中国大陆医院,分别是:

  • 位居第十五名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位居第二十一名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位居第二十二名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位居第二十四名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位居第二十七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位居第二十九名的广东省人民医院,
  • 位居第三十三名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位居第三十六名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位居第四十二名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位居第四十六名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位居第四十七名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位居第四十九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据中国循环杂志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的导向应该是出药物靶点、出技术、出产品、出指南、出政策依据,从而推动成果转化,赋能基层,以此支撑心血管发病率、致死率拐点的出现。

他认为,至少应在六个方向开展心血管病研究:做好危险因素识别和致病机制解析;风险预测评估和预警、风险监测与防控;全疾病周期早筛与精准诊断、心血管疾病干预靶点与治疗策略;心血管高端植入器械研发与应用

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取得的进步,以及与国外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更为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院士指出,要做好这些评估,就要依据科学的数据。为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建立了全球心血管疾病学术影响力评价平台(Cardiovascular Acade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CAPE)。

以“全、深、准”为资源构建原则,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选择全球三大数据库(PubMed、WOS、Scopus),以医学主题词表(MeSH)为检索基础。但在随着医学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即使发展几十年的MeSH依然不够全面,在实际临床亚学科分类中存在分类不准确和不全面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6~2022年中国发表心血管研究论文7.7万篇,心血管学术论文总量已超过了大部分发达国家,位居世界第二

在全球发表论文量前十位国家中,无论是使用JCR分区,还是使用中科院分区,中国Q1区论文数量占比仅居第八位。F1000标引论文数量排名第六,AHA/ACC/ESC指南被引排名也仅第六,高质量论文还有待于提高。

“心脏疾病”临床研究注册(clinicaltrial.gov)数量也距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基金资助的数量和强度也有待加强。心血管国自然基金资助仅占医学部的14.1%。

来源 健康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