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河南 创出新彩
龙门实验室副主任、清研(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明星
洛阳产业基础雄厚,“一五”期间,全国的156个重点项目有7个落户洛阳,从而在农机装备、轴承等领域形成相对的产业优势,比如一拖、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轴研所、洛轴等。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工业城市,洛阳雄厚的工业基础,为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科技创新方面,洛阳市去年开始组建的龙门实验室,在省市县(区)三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两所高校牵头,十余家单位参与建设,提供包含人才支撑、技术协同、应用场景提供等方面的支持,迅速形成浓厚的研发氛围,通过与企业合作,一些成果涌现出来。同时,洛阳在全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的起步、占比和成效方面,都属于排头兵的位置。
洛阳市一直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另一方面通过跨委局协同,在企业和科创平台间建立信息互联互通的机制,将洛阳丰富的工业应用场景开放给科创平台,为其提供科技的试验田和用武之地。洛阳良好的科创氛围,吸引了像深圳前海基金等投资机构的青睐。
2021年9月7日,省委提出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其中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的首位。从省科学院的重建,到嵩山实验室、龙门实验室等的建设、再到清洛研究院等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省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的打造,河南建立了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为建设创新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在高校院所数量和整体发展质量上,河南同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原创性研究面临高层次人才产出量不足的问题。在人才柔性引进方面,河南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通过制定更好的研发容错机制,来鼓励创新。
洛阳优良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便利的生活条件,以及正在建设的青年友好型城市,对于吸引青年才俊来洛创业、就业,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洛阳科技产业社区广泛兴起,为青年人才参与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泛的机会。用好现有产业优势和科创载体,将一个个鼓励科研创新、吸引人才发展的措施精准实施到位,未来洛阳必将在中原这片科研的沃土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