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7日电 (王涛 刘静)近年来,德阳市罗江区依托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农户和我们签订合同后,由公司提供种子来源,全程进行技术指导。”丰乐种业公司罗江区负责人刘玲说,农户按照要求种植后,公司就按照合同签订的最低保底价进行收购,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据悉,近年来,罗江区略坪镇长玉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实现生产、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以此来降低农户种植管理、交易成本,提高广大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
走进长玉村村民范秀春的承包田,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涌起稻浪,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田野里充满着稻谷的清香。
“每亩净收益可达3500元左右。”范秀春表示,他承包了9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油菜双季制种,还与种业公司签订收购合同,比常规粮油作物种植利润更高,风险更低。
“目前,全镇‘订单农业’已经覆盖粮油和多经作物,总面积达两万余亩,重点以水稻制种、油菜制种和蔬菜为主,实现产值亩均增收2500元,总产值达到了5000万元。”略坪镇副镇长杨勇介绍道。
“订单农业”作为农民增收渠道,既规避了市场风险,也促进了生产发展。下一步,罗江区将继续依托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创新种植方式,帮助村民创收,助力稳产提质兴农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