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启动“99公益日”慈善活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如果说,有什么能衡量一个社会的温情,那一定少不了善行。
近年来,我省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互联网募捐款物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9月4日下午,我省庆祝第八个“中华慈善日”慈善活动在郑州举行,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并启动2023年“99公益日”活动。
一个个数据,再次彰显了爱心的可敬、善举的温暖。全民慈善,在中原蔚然成风。
“感谢你们帮助了我”
“感谢政府惦记着我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民政部门、慈善总会为我送来1万元救助金, 真是雪中送炭,让我感受到了各界的关爱和温暖。”提起前不久的受助情景,林州市振林街道居民元晓平有不少话想说。
今年54岁的元晓平,两年前被确诊为肺癌中期。辗转多地治疗不仅掏空了家底,还让她家欠下不少外债。困难之中,她得知林州市设立有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随即填写资料申请救助。上个月,当地有关工作人员将1万元救助金送到她手里,解了燃眉之急。
牵挂“急难愁盼”群体,是我省慈善事业的一个方面。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邓永俭介绍,近年来,省慈善联合总会统筹推进法治慈善、实力慈善、高效慈善、全民慈善、阳光慈善,努力打造让老百姓满意和信任的枢纽型慈善组织,2022年以来总会共募集款物19.53亿元,救助帮扶困难群众117万人次。
为使慈善援助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省慈善联合总会去年联合省民政厅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一年来,该基金对我省遭遇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给予救助。
本次活动中,7家企业向该专项基金捐赠800多万元。“企业不管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能忘记社会责任。社会上还有一些困难群体,需要有人帮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捐赠企业之一的河南康利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景霞说。
“人人向善成为我省好风气”
我省庆祝“中华慈善日”活动现场,舞台上一位受表彰农民引起了记者注意。他是67岁的济源市下冶镇常韩彦村村民常正江。
“我小时候的日子很苦,是靠着众乡亲的帮助渡过难关的。如今生活过得去,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2023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募捐活动中,他又捐了1000块钱。他说,这点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他的心意,“自2013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参加慈善活动捐款,从100元到5000元不等,都是自己平时省吃俭用节俭省下来的,希望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慈善,不再是少数群体的行为,人人向善在我省蔚然成风。而借助互联网,公益慈善愈发深入人心,“指尖公益”成为时尚,“人人公益”融入日常。
邓永俭称,人人向善成为我省好风气,省慈善联合总会积极组织全省慈善会系统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和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2022年以来网络募捐善款就达到了14亿元,实现我省网络募捐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突破。仅在2022年“99公益日”活动中,6天时间内就有1394万人次参与我省慈善会系统的捐赠,筹募善款达10.8亿元,再次居全国第一位。
9月7日至9日,又一年的“99公益日”活动开始了。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全省各地市慈善组织,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115个母项目和349个子计划,全民慈善风又在中原大地刮起。
慈善是爱心的表达,如何守护好这份爱心?有关人员建议,要在募捐上做到依法合规、救助上做到公平公正、管理上做到公开透明、监督上做到精准有效,真正把钱花到需要的人群身上,花到最急最难最重要的事上,确保每一笔捐赠都能物尽其用,发挥出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