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粮仓护安澜|陆空一体科学施策 农业大省吉林受灾农田恢复生机
受台风“杜苏芮”“卡努”连续北上影响,8月初以来,农业大省吉林多地遭遇持续降雨引发灾情。近期,吉林受灾地区引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陆空一体科学施策,守牢“黑土粮仓”。
当下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被淹水稻如何救治?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榆树市的于家镇,农技专家张德春正在田间向农民传授技艺。
农技专家张德春向农民传授技艺。
在榆树市泗河镇,由于补救措施及时得当,这里的受灾水稻得到较快恢复。
榆树市泗河镇过水农田恢复情况。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在榆树市大岭镇,供电部门组建“服务农民秋收小分队”,为当地农户恢复生产提供保障。
飞机航化作业喷施药物。
灾情发生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13个防灾减灾小分队,分赴受灾地区指导农户开展受损作物的补救和恢复。在榆树市大岭镇,小分队和当地农业部门正联合开展飞机航化作业。
榆树市的过水玉米庄稼恢复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目前,针对榆树市受灾农作物的航化作业已接近尾声,八号镇、青山乡、育民乡等多地过水玉米作物得到明显恢复。
舒兰是吉林省水稻主产区之一,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前期连续强降雨影响,这里的水稻出现授粉难、成熟期延后等问题。在开原镇大兴村,农业部门组织无人机展开植保作业,助农减灾。
舒兰市开原镇组织无人机展开植保作业。
目前,舒兰市利用吉林市救灾资金30万元购置促早熟药剂,分发给受灾严重的开原镇、七里乡、金马镇,由乡镇组织发放给农户喷施,目前已喷洒完毕。
记者:司晓帅
编辑:董琳娜、王雅璇、张欢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
点击查看全文
新华社客户端提供的所有原创内容与设计均受相关法律保护,为新华社客户端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新华社客户端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9月9日新闻夜览
多种新技术应用亮相2023年网络安全博览会
新政“落地”!多个城市宣布!取消多项住房限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