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

   日期:2023-09-10 18:00:3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6篇

一般来说,博物馆都是很大的,它就像一个巨人一样耸立在我们面前,当你进入历史的世界便会更觉得宏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希望你喜欢。

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篇1)

这个假期,我来到上海博物馆欣赏古代文物。

从远处看,上海博物馆的形状像一个青铜鼎,体现了“天圆地方圆”的意思。细看,南门两旁有八只汉白玉雕成的狮子。

一楼的青铜博物馆里有400多件青铜珍品,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紫中潘江”。制作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的春秋早期。它是一个又浅又大的盘子,用来盛水。这道菜用青蛙、鱼、鸭子和乌龟雕刻而成。我仿佛看到鱼在水中快乐地游动,又仿佛听到青蛙的呱呱叫声和鸭子的呱呱叫声。所有这些构成了一部和谐的交响曲。当你仔细看时,盘子底部有这些小动物的浮雕,好像它们是水中的倒影。我不禁惊叹它的精湛工艺。这件青铜器为原本庄严肃穆的青铜博物馆增添了活力,古人的生活似乎也不再那么遥远2000年前了

什么是“丁丁冬冬”?跟着声音,两排钟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的。第一组有8个时钟,第二组有6个时钟。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本可以创造出乐器,用音乐来装饰自己的生活!他们多聪明多伟大啊!

栩栩如生的雕塑;精致的陶瓷;古玩书画;温润通透的玉器,多达13万件珍贵文物,让上海博物馆成为一座艺术殿堂,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与灿烂,让我内心无比自豪!

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篇2)

一天早上,老师对我们说:“今天下午我们要去参观半坡博物馆。”我等不及要听这个了。我想马上去。

下午我们班坐班车去半坡博物馆。入口处有一个三角形的架子,架子顶上有一个鱼脸图案。我纳闷:“半坡人是不是天天想吃鱼?”院子很安静,很简单,那里有花可以竞争。有婀娜多姿的枯叶,紫色的芙蓉花,优雅的辛夷花,生机盎然。

我们班来到了第一个展厅。听解说员的阿姨说:“那时候女人说了算,所以听女人的话已经有6000多年了。”我骄傲地想:“我们女人多能干!”第一个展厅里有石铲、锄头、陶刀、石刀……旁白的阿姨告诉我们:“石铲是用来播种、翻地的。陶刀和石刀是用来收割的,用的时候绑在手上。”半坡人在烹饪食物的基础上使用陶甑,增加了一种获得熟食的新方法。我最感兴趣的是尖底瓶,装了半杯水还能直立。倒水很方便。当时的人非常聪明,可以用现代物理为自己服务。

接下来是第二个展厅,以陶器制作和装饰为特色。半坡人做陶器是先做底再做身。我最感兴趣的是大陶罐,它有一个大嘴和一个小底部,用来装食物。还有一个脸鱼图案,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张着嘴笑,眼睛笑成一条缝,两边各有一条鱼。

最后我们去了半坡遗址模拟馆。他们的房子很有趣。有些房子是半圆形的,有些是三角形的。

出了大门,我想:“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真勤劳!”

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篇3)

今天,我们去了海军博物馆,参观了各种各样的展览品,这些展品代表了中国海军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们先去了兵器馆,里面有全长7.2米的瓦斯鱼雷、有36毫米导弹、还有54毫米导弹……

接着,我们去了历史馆和现代馆。历史馆里有靠撞击的大船、有口吹剑、还有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现代馆里有长江号、有大炮和飞鹰号……

然后,我们又去了贝壳馆,看了形态各异的贝壳。有橙色又光滑的贝壳、有星星贝、有巨大的珍珠贝、还有活的贝壳……

最后,我们到室外参观,看到了大飞机,看到了28毫米的导弹。到了军车停车地,旁边还有海军在站岗,真是威风凛凛!

看过海军博物馆后,我不禁感叹:“中国的海军真是强大啊!”

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篇4)

这周五,陈老师带我们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看了李山作品展。

刚进到馆内,我就吓了一大跳:在大厅里,有许许多多的半身人和半身蜻蜓的组合做成的模型,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但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用蜻蜓来做实验呢?过了会儿,向导阿姨说明了原因:因为蜻蜓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所以才用蜻蜓来做实验。我猜想,作者李山是想这样表达人和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吧。

更令我们大开眼界的是,在二楼我们看见了许多被改造过的昆虫,甚至看见了dna。

在三楼,李山的画令人眼花缭乱:有的是人,不过很奇怪,上面布满了昆虫;有的是动物;有的还看上去好像什么都不是。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跟上画家的奇思异想。

参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来到一个小屋里,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印刷工具。有一位阿姨介绍说:“这是用来印出图案的工具。”我满怀好奇地尝试着用这个工具印出了一幅图片,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身上布满了昆虫的人。不过因用力太重,我印出来的图案差不多是全班最黑的。而且,我还发现,染料还有一股巧克力味呢!

你说李山的作品有不有趣?这是我迄今参观过的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展。

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篇5)

国庆节,小记者又组织了我们来博物馆,听说这次展出了很多的文物,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对于我这个小历史迷可不能错过。

在张璟老师的介绍下,让我们对青铜器有了直观的认识。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器皿、用器。而我国最早的青铜器是公园前4000年的单刃青铜刀,最大的青铜器是鼎,四角圆腹,那时候它只是用来煮饭的。接着从一件件青铜器的分类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古人日常生活轨迹,是那么的平凡而又华丽。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食器中有煮饭用的鬲、鼎;盛放粮食用的簠fu、盨xǔ、敦duì。

我们现在的酒杯则是由青铜器爵、角、斝jiǎ演变而来。兵器当中最有名当属吴王夫差剑。最让人惊叹的是我国湖北1978年出土的全世界最大最重的大型青铜礼乐器——曾侯乙编钟,它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每一位小记者都仔细听着详尽的讲解,想象着周文化的辉煌和生活的情景,都听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聆听与想象的快乐中。 青铜是金属,也是时代。青铜的美带给我不仅仅是震撼,更让我敬佩古人的智慧。

有关博物馆观后感例文(篇6)

历史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去忘记,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今天我被爸爸带到了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我们所参观的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因为就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的国家博物馆,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博物馆里面,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唐风建筑群。这些建筑群的主次顺序非常的井然有序,而且高低错落有致,光从气势就可以发现,非常的庄重。除了这些以外,我还可以看的出来,这里面还有许多的民族特色。在博物馆里面将这些民族融合传统在一起。

我相信,但凡研究过历史的同学们都知道,发西安这片地区自古以来帝王将相都是非常多的,西安自古以来就是帝都的主要选择地之一。在我们国家历史上面,先后有秦汉,唐等13个封建王朝在西安这片地区建都。所以西安这片地区的地上和地下的文物十分的丰富,更是构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在这里面,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面的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群,而且价值广,品位高。从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到1840前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物,时间跨度更是长达100多万年,在这片地区都可以找到。

甚至在国际社会上享有声誉的秦兵俑,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等也都是特别多的。因为这片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之一。更是因为先后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说此次参观的时间比较有限,但是透过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也能够反映出在我们国家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的底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