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河南浚县子馍,你吃过吗?

   日期:2023-09-12 07:41:3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河南浚县子馍,你吃过吗?

浚县子馍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本地特色小吃。子馍也叫做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子馍采用的都是上等面粉,配上油、葱花等制成火烧,然后再加入肉丝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浇入鸡蛋烤熟即可。油酥咸香的火烧,配上丝丝嫩滑的鸡蛋和肉丝,吃上去外焦里嫩,满嘴生香,那叫一个爽。经过了长久流传和不断改进的过程,鹤壁这一特色小吃不仅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且配上新鲜滑嫩的鸡蛋,口感绝佳。

中国的饮食文化大致以北宋为一个分水岭,科技高度发展的北宋,发明了平底锅,于是炒菜和烙饼开始出现,对食用油的大量需求也让民间榨油作坊遍地开花。在此之前,中国人的餐桌上只有火锅炖菜和烧烤两大类,可谓水火两重天。濮阳的壮馍和肉盒菜饼属于同一基因谱系,都是平底锅出现之后的高耗油食品。而浚县的子馍则明显不同,一是个头比较小,圆圆的像个烧饼,横竖两刀变成了四瓣,放到盘子里就是一个主菜。二是耗油量较小,表面上白白净净略有焦黄,吃多了不用担心三高症状。更为主要的是,子馍的表面凹凸不平,带有明显的鹅卵石的轮廓。制作子馍时,就像新西兰的毛利族一样,先把鹅卵石烧红,再把包裹了猪肉大葱馅的肉饼放上去烘焙,待到七八成熟了,用刀磕开面皮,把打好的鸡蛋羹倒进去,继续烘焙,直到完全熟透。

浚县子馍的出现年代众说纷纭,最广泛的传说是公元617年,瓦岗军在当地征战,老百姓前去劳军,无奈缺少炊具,灵机一动的火头军就从黄河滩里找到一堆鹅卵石,架火烧红了开始把鸡蛋、面粉、猪肉混合加工。战士们吃了都说味道好极了。浚县石子馍由此诞生,也和泥咕咕一起成为瓦岗军征战黎阳的又一佐证。

子馍制作中采用的是发面面团,将猪肉馅和葱花包进面团后再用手压制成饼,随后将其放置在一个鏊子中进行烘烤。看到这,您可能觉得,这和普通馅饼的做法并无二致。莫急,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会解开您的疑问。只见老师傅打开第二个鏊子,内部错落有致分布几个子馍,鏊底垫放大小相差无几的一层鹅卵石,以石头烘焙食物,也正是子馍名称的由来。经过约3分钟烘烤,夹着肉馅的子馍坯已经半熟,这时,将其从中间切开,灌入打散的鸡蛋液后再放入鏊子中继续烘烤2分钟,一批色泽金黄的子馍就新鲜出锅了。子馍表面在鹅卵石的作用下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块块金黄,掰开它仔细观察,鸡蛋与肉馅之间虽相互融合却又泾渭分明。入口感受,外焦里嫩、油而不腻、唇齿留香,此时的描述也只剩下“真香”二字。

浚县子馍带着历史的烽烟,传承这么多年,不断改进。改变的是刀工和配料,不变的是那古老的记忆。每逢正月庙会,那些做子馍店的门前便格外热闹。地道的浚县城里口音吆喝着、浓浓的香味飘散着。这才是浚县的年味、鹤壁的乡愁。冬日北风起,钻进师傅热气腾腾的小铺里,来两个子馍,搭配一碗素丸子汤,顿时,寒意消融、暖意涌起。小伙伴们,河南浚县子馍,你吃过吗?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