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武冈:真抓实干解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密码

   日期:2023-09-17 10:42:0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武冈:真抓实干解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密码

红网时刻新闻9月16日讯(通讯员 熊小洋 朱诗杰)9月13日,武冈市水西门街道玉屏村热闹非凡,武冈市第二届稻花鱼丰收节在此举行。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武冈现代渔业发展成果,共同分享稻香鱼肥丰收喜悦。

武冈自2020年10月开工建设院士工作站雪峰山鱼种繁殖谷,2021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已孵化鱼苗2.12亿尾,辐射、带动该市100亩以上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面积5260亩、稻鱼综合种养推广5万余亩、1200口村集体精养山塘养殖1.26万亩。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鱼总产量预计达17万公斤,渔业总产值有望突破达3亿元。赋予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真抓实干解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密码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武冈市委、市政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在夯实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大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豆制品加工50强县基础上,以高位推进,党建引领、产业为本、建设为要突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狠抓政策、责任、工作“三个落实”,真抓实干解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密码并取得实效。2019年-2023年,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典型县、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先进县、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武冈铜鹅、武冈卤菜为“2021中国最美名优农产品”、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获评全国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集体等国家级荣誉12项。先后获评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县、耕地治理先进县等省级荣誉16项22个。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6元,同比增长7.3%。

坚持高位推进健全优先发展机制。以乡村振兴总揽全局,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改革、产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主体格局与政策体系。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列入乡村振兴“书记工程”重点工作,建立起市、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负主责和“市乡两级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的发展绩效责任机制与作战体系,统筹描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蓝图。

坚持党建引领保障优先发展力量。创新“紧扣一个乡村振兴规划,落实一个防返贫监测机制,建立工作任务、重点项目、政策保障三张清单,派出一支驻村队伍”“1131+”机制,选派130支驻村工作队、301名干部第一书记,组织7555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助力发展。三年来完成所有行政村乡村振兴规划与专项发展规划编制,保留、优化、调整、新增政策47项。每年确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工作任务130项,有力推进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融合发展进程。

坚持产业为本提升优先发展成色。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粮食生产居邵阳市前列。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建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铜鹅)省级示范园5个、规模养殖企业24家,年出笼万羽铜鹅场6家,种鹅繁育基地4个、省级原种场1家,形成铜鹅养殖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引进湖南伟业集团,以金福元、乡乡嘴、华鹏、博伟等龙头,带动前店后厂式的小作坊300余家,年加工铜鹅肉2350吨,日加工大豆300吨,铜鹅、卤菜特色优势产业年总产值达42.86亿元。引进新五丰、江西正邦、温氏等上市公司开展生猪复养工作,建成大型生产基地9个、规模养殖场77家、规模加工龙头企业12家,全年出栏生猪稳定在100万头以上。

加大优势产业扶持,现代渔业投资7300余万元建成刘少军院士工作站雪峰山鱼种繁殖谷,打造玉屏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8个乡镇建成300亩高标准鱼苗培育基地,形成优质鱼苗种源繁育、优质鱼类科学养殖体系,带动全市渔业养殖水域面积4.25万亩,预计5年内年产值达10亿元。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成全国第一个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以及1个现代种业产业园、7个种子加工点,10个制种重点乡镇引进国内大型种业公司22家建成6个大型制种核心基地,常年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余亩。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确定村集体经济十条增收路径,探索“一村一品、一乡一特”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共入账4851.05万元,村均增收16.12万元,较上年增长90%。其中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村150个、超50万元的村36个、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培育发展产业主体,全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690家,其中省级、邵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8家和26家。发展合作社808家、家庭农场1508家,创建示范合作社国家级3家、省级8家、邵阳市级17家、县级41家,创建示范家庭农场省级17个、邵阳示级16个、县级13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1家,拥有绿色认证产品33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11个、邵阳市知名商标1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武冈卤菜制作工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

坚持建设为要夯实优先发展基础。理清城乡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养老、供水、客运、治理、人才一体融合发展路径。农村“八项改革”全面完成,乡村建设全面铺开,近三年入库项目1122个、完成总投资5.59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336户、163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新建村级卫生室299所、村级综合服务平台299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18个。深入推进“六治一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卫生厕所改造10455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09%。建设乡镇污水处理项目11个,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3.14%,农村生活污水达到85.67%以上。315个行政村100%实现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并无害化处理。建成秀美村庄66个、省级美丽乡村3个、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幸福美丽院落 375个、美丽庭院示范户11524户。率先在全省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实现自来水城乡同网、同质、同价。所有村组通水泥路,行政村通班车、有路灯。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覆盖率、农村公路通畅率、行政村4G信号覆盖率和光纤通村率均达100%。《武冈市:以城乡融合发展为途径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入选中国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湖南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危房改造、薄弱学校改造、城乡供水一体化等11项创新改革典型案例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委的肯定或推介。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熊小洋 朱诗杰

编辑:戴瑾昕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743/50/13057801.html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