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夏雁玲 乔冠宇)在察北管理区沙沟镇马铃薯基地,拖拉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一颗颗马铃薯破土而出,农民们正忙着刨挖、拾捡、分装,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沙沟镇种植了1.85万亩马铃薯,亩产8000斤,一袋袋打包整齐的马铃薯被搬运上车,销往全国各地。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河北省39个镇入选,察北管理区沙沟镇位列其中。
沙沟镇自然优势得天独厚,土壤、气温、雨热等条件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所产的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土地集中连片,马铃薯产业链条完备,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马铃薯是沙沟镇的支柱产业,全镇马铃薯种植规模化、产业化,是国家级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核心区。
该镇年产销种薯15万吨,加工鲜薯40万吨,仓储鲜薯21万吨,拥有年产18万吨法式冷冻薯条、1万吨全粉、3万吨淀粉以及各类花式薯类食品的生产线,年加工主食产品能力、市场占有额两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该镇先后引进培育了雪川农业、雪川食品、富鑫淀粉、雪岩农业等多家龙头企业,实现马铃薯产业“育、繁、推、储、加、销”一体化、全链条发展,雪川农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全镇种植业年产值2.0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亿元,其中马铃薯占比80%。
研发实力才是占领市场的敲门砖,全镇研发机构有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华北分中心、河北省(张家口)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率先在国内建立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已选育新品种18个,获得专利36项。在标准化建设上,通过了4项国际认证、5项国家级认证。通过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和种植管理技术的改进,农民种植马铃薯的单产由平均每亩不足1吨提高到3吨以上。
“每年从马铃薯切籽到播种、采收,我都可以去打零工,尤其是每年8、9月份收马铃薯,一天能挣200多元,一年下来也能挣4.5万元,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沙沟中心村村民霍玉河说。全镇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技术推广、融资服务、生产带动、转移就业等模式,累计带动142家合作社和2000多农户,有6000多人通过马铃薯种植产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