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

   日期:2023-09-19 12:21:1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7篇

雷锋选定了最高的价值坐标,选定了奉献他人的人生方向。斯人已逝,遗响犹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雷锋做好事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篇1

一天,雷锋因共登上了从抚顺到沈阳的列车。你看他,以上车就忙个不停。他主动帮列车员扫地、擦玻璃、收拾桌子,给旅客倒开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人找座位。一会儿,就忙得满头大汗。别人叫他休息,他总说不累。

到沈阳站换车的时候,雷锋在车站内发现一位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因丢了车票而焦急万分。他急忙上前问明了情况,原来这位妇女是从山东来的,要去吉林探望孩子他爹。雷锋就安慰她不要着急,并领着她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车票。大嫂接过车票,热泪夺眶而出。

又一次,雷锋到丹东作报告回来,早晨5点钟到沈阳换车回部队,过地下道时,他看见一位老大娘,拄着棍、背着大包袱,很吃力地走着。雷锋迎上去一问,知道大娘从关内来,是到抚顺去看儿子的。雷锋立即把包袱接了过来,一手扶着老人说:“大娘,我送你到抚顺去。”

老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上车后,雷锋给老人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身边。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老人说儿子是煤矿工人,出来好几年了,老人没有来过抚顺,还不知道儿子住在哪里。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了雷锋。他看了信封上的地址,写的是“抚顺市__信箱”,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迫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找到儿子。”

“那敢情好!”老人高兴得眉开眼笑。

火车进站后,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帮助老人找到了儿子。母子见面,老人的第一句话是:“儿呀,若不是这孩子一路送我,娘怕还找不到你呢。”

老人的儿子拉着雷锋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篇2

雷锋这名字家喻户晓,有句话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足以说明雷锋的好品质。雷锋从小家境贫穷尝遍了酸甜苦辣,因此雷锋从小立志为人民服务。

有一次,雷锋从乡下到城里,途中遇到一对老夫妇,他们已经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饿得爬不起来了,雷锋看了,于心不忍把身上的食物,水都拿了出来递到老夫妇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给两位老人吃,旁边的路人看到雷锋这样做都说雷锋傻,这两位老人明摆着救不活了,可雷锋依然给老人喂东西吃,周围的人都摇着头走开,嘴中还嘟囔着。雷锋不顾别人的冷言冷语继续救老人。过了几天,老人终于康复了……

看了雷锋的动人事迹,我深有感触,这就是人民的好雷锋,一生都为人民服务。他的事迹将载入史册,他将成为一座人民史上的里程碑,人民将永远纪念他。

雷锋他英年早逝只享年22,雷锋一生为人民做的好事不下千件,是人民的楷模,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雷锋他只虽然只活了22年但是他做了22年的好事,直到他死去。

雷锋同志真是好样的,他不愧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光荣事迹将如一盏灯照亮我的前程,如小船载着我驶向前方。

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继承他的光荣事迹,我要让世界上的人都成为雷锋,让世界上的好人比坏人多。有句古话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小养成多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习惯,哪怕这件好事再小也要做,这件坏事再再再小都不能做。做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要继承雷锋的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帮助别人,别人有困难主动去帮助他(她)这样到了你有困难的时候,我也会来帮助你。这样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这样别人就不会来侵略我们中国,也不敢来侵略我们。那该有多好啊!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篇3

雷锋出差去安东,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雷锋事迹故事。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从抚顺一上火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阳。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没有车票,硬要上车。

人越围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锋上前拉过那位大嫂说:"你没有票,怎么硬要上车呢?"那大嫂急得满头汗地解释说:"同志,我不是没车票,我是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听她说的是真情实话,就说:"别着急,跟我来。"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被了一张车票,塞到她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那大嫂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好给你把钱寄去。"雷锋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就转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车厢还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向他招。

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顺。"老人高兴地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饥。""孩子,孩子"这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他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这些事后来被战友们知道了。有人评论说:

"嘿,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却并没当一回事。

雷锋关心群众是一贯的。有一天,他正在部队驻地附近擦洗汽车。突然阴云聚扰,下起了雨。他连忙拉开帆布盖车,一抬头,发现公路上有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怀里抱着个小的,手里拉着个大的,肩上还背着个包袱,"叭叽叭叽"膛着泥水,在大雨中吃力地走着。雷锋跳下车来,迎上前去一打听,原来她姓纪,从哈尔滨来,要到樟子沟去。她发愁地说:"兄弟呀,叫雨浇得,我都迷糊了,往哪走是正路呢?"雷锋听了,看看她背这么大的包,还带两个孩子,天又快黑了,下着这么大的雨,怎么走呀!就说:"大嫂,你在这里等等……."他连忙跑回宿舍,拿来了自己的雨衣给纪大嫂披上,接过孩子来替她抱着,冒着风雨送她们回家。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篇4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篇5

雷锋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火车站去扶老携幼,帮助车站的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或利用休息时间替老乡捡粪、种地。

人们夸奖他说:“雷锋喜欢助人为乐,是共产党、毛泽东教育出来的好兵。

一天,雷锋因共登上了从抚顺到沈阳的列车。

你看他,以上车就忙个不停。

他主动帮列车员扫地、擦玻璃、收拾桌子,给旅客倒开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人找座位。

一会儿,就忙得满头大汗。

别人叫他休息,他总说不累。

到沈阳站换车的时候,雷锋在车站内发现一位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因丢了车票而焦急万分。

他急忙上前问明了情况,原来这位妇女是从山东来的,要去吉林探望孩子他爹。

雷锋就安慰她不要着急,并领着她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车票。

大嫂接过车票,热泪夺眶而出。

又一次,雷锋到丹东作报告回来,早晨5点钟到沈阳换车回部队,过地下道时,他看见一位老大娘,拄着棍、背着大包袱,很吃力地走着。

雷锋迎上去一问,知道大娘从关内来,是到抚顺去看儿子的。

雷锋立即把包袱接了过来,一手扶着老人说:“大娘,我送你到抚顺去。

老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上车后,雷锋给老人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身边。

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老人说儿子是煤矿工人,出来好几年了,老人没有来过抚顺,还不知道儿子住在哪里。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了雷锋。

他看了信封上的地址,写的是“抚顺市__信箱”,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迫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找到儿子。”

“那敢情好!”老人高兴得眉开眼笑。

火车进站后,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帮助老人找到了儿子。

母子见面,老人的第一句话是:“儿呀,若不是这孩子一路送我,娘怕还找不到你呢。”

老人的儿子拉着雷锋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1961年5月的一天清晨,雷锋冒着大雨去沈阳办事。

去车站的路上,他见到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牵着一个小女孩,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车站走着。

雷锋见到这种情形,急忙跑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那妇女身上,有背起地上走的小女孩,陪同她们母女一同到了车站。

上车后,雷锋见那女孩冷得直打颤,于是又把自己身上穿着的绒衣脱下来,穿在小女孩的身上,还把带的馒头给两个孩子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妇女非常感动,眼里闪着泪花,紧紧握住雷锋的手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篇6

雷锋——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名字,一个妇孺皆知的令人最敬重的人,他是一个英雄,却没有上过战场,他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人,却不是我们口中的什么“明星”。他却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他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3月5日,一个本来普通的日子,但是我们心中却都无法平静,因为这天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日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雷锋行动在践行”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事,也没有发明出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物品,他做的仅仅是一些大家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让大家永远记住了他。

他以22岁的生命长度,做了许许多多的事,帮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一切使他的生命更有意义,让他的生命得到了无限延伸!比如:有一次,雷锋从乡下到城里,途中遇到一对老夫妇,他们已经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饿得爬不起来了,雷锋看了,就把身上的食物,水都拿了出来递到老夫妇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两位老人吃,旁边的路人看到雷锋这样做都说雷锋傻,周围的人都摇着头走开,嘴中还嘟囔着。雷锋不顾别人的冷言冷语继续救老人。

过了几天,老人终于康复了……,这些普通的小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雷锋,他不高大,不富有,也没有过多的时间,但却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关键时候说“能”,伸出他温暖的大手,可如今有许多人却对此不屑一顾。嘲笑他的人也许是学者,也许是富翁,可是再多的钱财,再多的所谓的知识,他们的精神都是空虚的,雷锋他也许是贫寒的,但他的精神却异常富有。

再比如: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雷锋这几句简短的话语,去震动着每个人的心弦“做好事不留名”,但却为我们的祖国争了光。雷锋——他就是这样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英雄”!其实,雷锋做的就是一些小事,而就是这些小事反映了他的品质。有些人嘴上说我要学习雷锋精神,可是在公交车上都不愿给一个老年人让座。

雷锋的精神活在我们心中,落实到行动中,让世人觉得,雷锋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在世世代代人传承!雷锋是好样的,他不愧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光荣事迹将如一盏灯照亮我的前程。作为我们小学生,可能有的人会说;我们是小孩子,雷锋是大人,他能做的事情我们有的做不了!

其实,学习雷锋精神不是要你去做雷锋曾经做过的事情,而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大人不在家,家里没收拾,你只要把玩的时间腾出来一点,就可以获得一个舒适的空间。父母忙了一天,为你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而你难道不可以在饭后刷刷碗吗?这样你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会让父母以为你长大了,感到无必的欣慰。自己收拾书包,房间,这些能做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就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其实这也就是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就是这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3月5日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日子,但不是意味着随着3月5日的离去,雷锋精神就在我们心中淡漠。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年轻人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脸上有着灿烂的笑容在帮助别人,他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雷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冷峻地意识到,雷锋已成为当今一代人陌生的形象,甚至有些儿童根本不知道雷锋是谁,毫无疑问,我们的时代是进步了,可是有些东西却不能被遗忘!

所以,我们小学生,应经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做好事,干我们自己应干的事!就像一本书中写的一样:“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所以,21世纪,我们要真正的进步,不能忘记雷锋的种种事迹,3月5日,我们应该铭记这个日子,雷锋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小学生最好的导师……我们要铭记雷锋……我们要让三月的阳光更加明媚,三月的天空更加湛蓝!“你快乐,我更快乐”要成为我们新世纪的响亮口号,让我们一起付出行动去实现吧!

雷锋做好事的故事篇7

一九六一年五月的一天,雷锋因公事到丹东出差,清早五点钟从连部出发,在去抚顺火车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着小孩,手还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去赶车。

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他们母子三人都没有穿雨衣。

那个小女孩因掉进泥坑里,弄了一身泥,一边走还一边哭。

看到这种情况,雷锋立即想道:我军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雷锋急忙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马上又背起那个小女孩,一同来到火车站。

雷锋替她买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车。

在车上,雷锋看到那个小女孩,全身衣服没有一点干处,头发还在往下滴水,冻得她直打颤。

雷锋自己一身衣服也湿了,他急忙解开外衣,摸摸贴身的那件绒衣还是干的,立即脱了下来,给那个小女孩穿上。

听说他们母子三人早晨没吃饭就出来了,雷锋又把自己带的三个馒头送给了他们。

上午九点钟,列车到了沈阳,雷锋领着小女孩,把他们母子三人一直送出车站。

在沈阳车站换车时,雷锋看到一个老大嫂在那里为难。

他走上前去轻声问:“大嫂,你有什么困难?”

老大嫂说:“我从山东老家来,到吉林去探亲。

在这换车吃饭,把车票丢了。

想补票又没钱,心里着急……”

雷锋忙安慰说:“大嫂,别着急,跟我来吧。”雷锋把她领到售票处,给她补了一张车票。

临别时老大嫂感激地问:“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部队的?”

雷锋笑了笑,心想这老大嫂真有意思,大概还想还钱呢,就说:“别问了,快上车吧,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老大嫂走上车厢,还眼泪汪汪地向雷锋招手……

雷锋从丹东回来,又在沈阳换车回抚顺。

早晨五点多钟,雷锋背着背包,剪了票,便走向月台。

通过下道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还背着很大的包袱。

雷锋赶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里老家来,到抚顺去看儿子。”

雷锋一听跟自己是同路,立刻接过大包袱,用手扶着老人。

说:“大娘,我送你老到抚顺。”

雷锋扶大娘上了车,但车厢里已经挤满了人。

雷锋正想给老人找个座位,身边一个大学生站起来,让老人坐下了。

雷锋站在老人身边,等车开动了,就从挎包里掏出在站台上买的两个面包,分一个给老人。

老大娘望着他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气,大娘,吃吧,垫垫饥。”他硬把面包塞到老人手里。

老拿着面包,不知该说什么好,将身子往里边靠了靠,空出一点座位说:“孩子,你也坐下吧!”

孩子,孩子……这个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就象母亲叫着他的小名一样亲切。

雷锋挨着老人坐下了。

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同老人唠家常,问老人的儿子在抚顺做什么工作的,住在哪里。

“俺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

我没来过,还不知住在哪呢!”老人掏出一封信,递给雷锋,“你看看,可知道这里?”

雷锋看过信上写的地址,他也不知道。

但是他看出老人多么希望有人帮她找到儿子呀。

“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你老找到儿子。”

“那敢情好。”老人特别高兴地说。

火车驶进了抚顺郊区,一座座高大的厂房,一个个高大的烟囱,使老人十分惊奇,不住地往车窗外了望。

“大娘,这是咱们的煤都,这里出的煤又多又好。

见到你儿子,让他领着你老好好逛逛。”

“老了老了,还要开开眼界哪!”老人兴奋地说。

火车进了站,雷锋扶着老人下了车,然后把自己的背包暂存在车站里,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东打听西打听,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费了许多周折,走了不少弯路,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进得门来,老人免不了叙母子之情,第一句话就说:“不是这孩子送我,娘怕还找不到你呢。”

雷锋临走时,母子俩拉着他的手恋恋不舍,送出了很远很远……

雷锋时刻也不忘为人民做好事。

运输班有一块菜地靠近一位老大娘的菜园。

一天下了大雨之后,雷锋到地里去看菜,见大娘在自己的菜地里排水。

雷锋走过去,一边帮她放水,一边和她唠起家常来。

雷锋知道了这位大娘姓张,在旧社会也是个受苦的人,解放以后才翻了身,而且还是个光荣的烈属。

他从心眼里热爱和尊敬这位老妈妈。

以后,他总是把大娘的菜园收拾得干干净净,天旱了就帮她担水浇菜,还把拣来的大粪上在大娘的地里。

十月一日,人们老兴高采烈地欢度国庆节。

雷锋为了使大娘在这个节日里过得更快乐,吃过晚饭后就带上连队发给他的苹果送给大娘。

老人十分感动,逢人就讲雷锋象她儿子一样地关心她。

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当空,秋风送爽。

各个班都到事务长那里领来月饼,每人分得一份,战士们边吃边谈心,有说有笑,到处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

雷锋也领到四块月饼,但他没吃,捧在手里发起愣来了。

过了一会,他悄悄地离开了大家,来到车场,泪珠止不住地掉下来。

在这个八月十五的夜里,那满地皎洁的月色。

吹过身旁的飕飕的晚风,眼前这美好的情景却勾起了他的一番心事,使他想起妈妈悬梁自尽那个可怕的晚上……

他想起了在旧社会里受尽种种苦难的妈妈,想起了爸爸、哥哥和弟弟那悲惨的命运……他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的父母要能活到今天,看见他们的儿子成了人民的战士,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他们该多高兴啊!”

回到宿舍,雷锋将月饼用纸包起来,当晚就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

亲爱的阶级弟兄,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负伤和有病的休养员同志:这四块月饼是人民送给我的。

它使我想起了过去的苦,体验到今日的甜。

因此,我很自然地想起了你们,请收下一个战士的心意吧!……

第二天,他来到抚顺市西部职工医院,把月饼连那封写好的慰问信,一起送给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过力的伤病员同志。

伤病员分吃了他的月饼,一致感谢他的深情厚谊,写了感谢信,表示决心:要争取早日出院,在煤炭生产战线上做出更大成绩,以报答阶级弟兄的关怀。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