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肿瘤医院在学术组织方面喜讯频传,多位专家荣选肿瘤领域国家级学术要职。
- 肿瘤内科副主任陈小兵,当选中国抗癌协会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 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刘怀民,当选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放疗科主任葛红,当选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副会长。
陈小兵当选中国抗癌协会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9月16日,中国抗癌协会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陈小兵当选中国抗癌协会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大会为主委、副主委颁发证书
陈小兵在成立大会上说,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的成立,在实现对食管肿瘤患者全程化、多元化整合康复指导的同时,为医患搭建了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可以为食管肿瘤患者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整合康复服务,推进食管肿瘤整合康复医学发展。
他表示,下一步,专委会将充分发挥职能,秉承“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践行四全(全人、全程、全科、全息)理念,积极编写康复指南,加强医患、医医、患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最终达到食管肿瘤患者“双生”目标。同时,专委会将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食管肿瘤患者整合康复网络,为患者提供最新控瘤理念、实用技术方法和权威科普知识,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与方式回应患者关切,指导患者做好心理调整和营养支持。
陈小兵教授是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9批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他还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肿瘤运动康复和感染性肿瘤专委会副主委、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从医20余年来,陈小兵在消化道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内科治疗,和肿瘤防治科普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近20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8部,参与制定国家诊疗规范指南共识30余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
“作为医生,首要是治病救人,更核心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常讲‘上医治未病’,这是大医的灵魂,而科普是实现这一核心最有效的途径。” 陈小兵说。
为了践行这一理念,他作为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举办健康讲座460余场,利用多种媒体平台,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受益群众5000多万人次,抖音号“健康来也”粉丝31万余人,点赞330余万,总结出防癌40字诀,主编科普图书《面对癌症:不恐慌不盲从》,深受社会大众和媒体欢迎。他个人获评中国科协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2020人民好医生论坛“人民好医生”、2022医学家年会“十大医学人文影响力专家”等称号。
作为医学专家与科普达人,陈小兵的专业敬业与尽心尽力,带动起更多的人健康地奔跑。
刘怀民当选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9月16日,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刘怀民当选副主任委员。
▲大会为正副主委颁发证书
刘怀民是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河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荣获河南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河南省首届医德医风标兵等荣誉。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主委、省肿瘤整合及姑息疗法专委会主委、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副主委等学术要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厅科研项目4项,获省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发明专利5项。
长期以来,刘怀民团队植根于中医中药,经过长期科学的临床验证,总结出“中西医结合综合抗癌疗法”。在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等病种的治疗上,取得显著疗效。牵头搭建“中西医结合肿瘤多学科会诊”平台,院各科室专家联合会诊,各疗法之间优势互补,科学制定最佳综合治疗方案,最大程度解决病人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在他的带领下,中西医结合科先后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奖6项,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科室床位规模、收治病人数均居全国同类医院前列,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称号。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牵手“伴飞计划”引进重点学科发展规划,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学术交流。
当选专委会首届副主委,刘怀民表示,感谢中国抗癌协会的信任,未来,将与专委会各位成员一道搭建融合、规范的学术交流发展平台,推动规范诊疗技术的临床实践,汇集和培养更多的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中西医整合为核心,将中医整体观念、治疗特色优势和现代医学微观认识、前沿现代技术在理论、方法、科研等层面深度融合,使两种医学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专委会将紧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吸纳肺癌领域中西医专家,推动多学科研究合作,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平台,为更多肺癌患者谋福利,提升我国肺癌诊疗水平,为实现国家“2030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葛红当选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副会长
9月2日,在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选举大会上,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专业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葛红当选副会长。
▲左四为放疗科主任葛红
葛红,河南省放射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2017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2019年被评为影响河南科技创新项目主持人,2017年被评为全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评为“安康杯”竞赛优秀个人。
专业勤修,精业不辍。葛红致力打造一支专业、先进、严谨、专注的医疗团队,注重人才培养,作为河南省肿瘤医院“当家科室”,放疗科先后与“领飞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李晔雄团队)开展“伴飞计划”,在学术交流、临床试验等原有合作的基础上,拓宽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新路径。
为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近年来,葛红借鉴国内外一流放疗中心经验,推行亚专业分组和利用新技术破解临床难题。目前,经过不断探索,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在充分考虑每位医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其专业主攻方向、资历和能力,共设置头颈部肿瘤放疗、胸部肿瘤放疗、腹部肿瘤放疗、妇科肿瘤放疗4个亚专业医疗组,头颈部肿瘤物理师组、胸部肿瘤物理师组、腹部肿瘤物理师组、乳腺肿瘤物理师组、技师组、维修工程师组,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规模、技术全国双领先的放射治疗中心之一。
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还引进安装了智云平台和放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子化、集成化、智能化、远程放疗,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引进华中地区首台全球先进的放射外科机器人——M6型射波刀等先进医疗设备,成为少数能开展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自适应放射治疗、三维后装技术等多种放射治疗技术的科室,并使河南成为全国率先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射波刀纳入医保的省份。
来源 河南省肿瘤医院 医药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