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新时代“枫桥经验”河南实践】驻马店市中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综述

   日期:2023-09-28 00:00:2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新时代“枫桥经验”河南实践】驻马店市中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综述

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如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焕发光彩?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中原盾特开设“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南实践”专栏,集中展示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扎实推进“四治融合”,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平安河南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

践行能动司法

多元高效解纷

——驻马店市中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综述

60年来,“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人民法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能力水平,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在全市人民法院走深走实。

党建引领促审判

驻马店两级法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建+队建+审判”工作思路,将党建作为法院发展引擎,提升司法服务质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互促共融。驻马店市中院制定实施深化“质效并重”的指导意见,以“两提一降”(即提高服判息诉率和调解率,降低上诉率)为抓手,强力推进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制度落实,深化“质效并重”工作理念,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泌阳县人民法院高邑法庭结合自身特点,按照“一个支部、二个团队、三个建设”工作思路,聚焦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一个支部”管庭治庭。高邑法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对法院工作靠前指挥、全面引领、全程监督的作用,把党建工作融入执法办案、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形成党建与审判业务的同步提升,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化解每一起纠纷,干好每一件工作。聚焦服务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聚焦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两个团队”专业审判。高邑法庭在家事审判的处理上坚持调解为主、情理交融的理念,设立专业化的审判团队,用专业化审判解锁家庭的“和”字密码。

一个案件调解完成,往往也是一个家庭的重归和谐。在一起离婚案件庭前调解过程中,男女双方怨言较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庭审中,承办法官没有放弃调解,在对李某进行一番说教后,又看准时机,对旁听席上的双方父母做工作。“爸,我错了……”当事人李某抱着岳父真诚道歉。最终,女方在父兄的劝说下,愿意再给丈夫李某一次机会,双方重归于好。

今年以来,高邑法庭受理的400余件家事案件中,调解结案的达半数以上。

家事纠纷大多矛盾点在家长里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家事专业审判团队的法官们主动走近当事人,尽可能了解双方矛盾根源,采取“背包法庭”“田间地头法庭”等方式,积极探索不同的调解方法,及时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泌阳县法院香菇产业巡回审判庭在当地香菇市场挂牌成立。

除了家事专业审判团队,泌阳县法院还设立了香菇产业巡回审判庭,集中审理涉香菇产业案件,通过召开菇农和商户代表座谈会、走访农户等方式,普及涉及香菇产业的法律知识,积极从源头化解矛盾,以“小法庭”保障“大产业”为司法服务着力点,为香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法治保障,推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助力泌阳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个建设”提升能力。现代化的自助立案阅档终端,温馨轻松的家事审判法庭、母婴室,便捷的互联网庭审,专门的香菇产业调解室……走进高邑法庭,记者看到法庭的硬件建设、软件服务和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司法服务理念。

同时,法庭立足审判职能,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找准人民法庭参与诉源治理的工作连接点,将多元解纷引向深入,创新工作模式,设置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调解室,邀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妇联工作人员等各界力量进驻人民法庭,在乡镇党委的统筹下开展矛调工作,合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中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形成“法院主办、多部门联合”的多元解纷格局。法庭年均化解纠纷近千件,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及时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立审执访”一体化

驻马店市中院积极推行“立审执访”一体化工作机制,让周边群众可就近提交立案申请、参加诉讼活动、申请案件执行、及时反映情况,努力实现“家门口一站式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下沉资源,“强”基层基础。通过资金、人员、案件下沉,为“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提供有力保障。在驻马店市中院党组指导帮助下,驻马店市驿城区法院关王庙法庭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改扩建了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升级改造软硬件设施设备,促进法庭功能完善、环境优化。综合考量区域面积、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将辖区一审简易民事案件全部下放到关王庙法庭,并对案件受理、管辖区域调整等情况通过媒体对外公布,为减少群众诉累、提高审判效率奠定基础。

关口前移,“抓”源头治理。驿城区法院积极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与8个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建立了协作关系,共同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强化走访摸排、源头管控,构建网格员摸排、社区民警调解、人民法庭兜底的立体化调解模式,2023年以来,案件调撤率达65.12%,同比提高15.09个百分点。同时积极以法治力量引导公众守法守信、向善向上。选取涉赡养、离婚、邻里纠纷等典型案例开展巡回审判58次,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驿城区法院关王庙法庭与经济开发区金河办事处联动调解案件。

多元一体,“优”诉讼服务。开启民事案件“双轨制”立案模式,开通“线上+线下”立案服务,对调解不成,当事人申请立案的案件,进行诉讼风险告知、诉讼保全提醒等,强化诉前引导和风险提示。着重判前释法、判中调解、判后答疑,将释法说理贯穿诉讼全过程,不断提升服判息诉率和群众满意度。建立直接执行机制,积极促进当庭履行,不能履行的,释明法律后果,通过定期回访,全力督促生效案件主动履行。以立案阶段风险告知、审理阶段释法说理、执行阶段执行不能释明、法官带案下访等为着力点,促进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相互顺畅衔接,切实保障群众合法诉求。今年以来,驿城区法院执行到位率达69.34%,接待信访群众378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25件次。

诉源治理三部曲

源头预防、联动化解、诉调对接,新蔡县法院在县委政法委领导下,不断深化“法院公安联动、法司联调、职能并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纠纷同调”共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新机制,唱响定分止争和谐歌。

“老百姓来法院是来解决问题的,有些问题长时间化解不了,矛盾就会越堆越多,化解起来就会非常棘手。枫桥式法庭的创建,让我们把更多办案精力聚焦到争议纠纷的源头,从源头破题,效果就非常好。”谈及法庭工作,新蔡县法院古吕法庭庭长姚国富分享了他的体会。

今年80多岁的吴某夫妻因土地征收款分配问题,与子女长期存在分歧。2021年,吴某因突发脑梗住院治疗,但子女之间就赡养费问题互相推诿。新蔡县法院古吕法庭受理案件后,到吴某所在村委进行现场开庭、当场调解,并针对涉征地款诱发赡养纠纷增多的情况,进行法治宣讲答疑,将案件审理变成了村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从源头预防类案发生。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新蔡县法院宋岗法庭本着实质性化解纠纷原则,委派人民调解员朱效明对该案进行调解,促成被告将欠款一次性全部履行。“案件可以一判了之,但只有打开当事人的心结,才可以实现共赢。”宋岗法庭法官马树亮说。

▲新蔡县法院古吕法庭工作人员在巡回开庭现场送达法律文书。

司法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后途径,但不一定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好方法。近日,在新蔡县法院古吕法庭,一起合同纠纷在诉前成功化解。

“我要起诉,这个人不还我的钱,现在找不到他了。”7月28日,一名当事人带着厚厚的起诉材料来到古吕法庭。

“你先看一下诉讼风险告知书……”法庭工作人员了解案情后,向当事人讲解了诉讼可能面临的风险,提示当事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征得其同意后,古吕法庭通过网上调解平台将案件指派给古吕司法所调解员处理,从受理到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仅用了8天时间。

探索多元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事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司法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事关人民法官对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塑造。驻马店两级法院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顺畅衔接,让矛盾化解更便捷更高效。

多元解纷聚合力

“法情并用笑看湖畔千丝柳,调判结合喜迎辖区万户春”,汝南县法院老君庙法庭大门两侧的对联,既是法庭干警扎根基层、为民解忧的无悔心声,也是该法庭秉承“调解优先、能调尽调、善调快调”原则,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的真实写照。

▲汝南县法院工作人员进行远程在线调解。

“庭所”共建解纷争。老君庙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制定联动联调共建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及时掌握矛盾线索,即时开展矛盾化解。

一起案件让老君庙法庭工作人员记忆犹新。某村民小组修建“村村通”道路,村民李某栽种的一棵杨树处于施工范围内,因李某不愿砍伐影响了道路正常施工,引起其他村民强烈不满。现场群众多人手中持有修路的工具,场面几近失控。派出所给法庭打来电话,请求合力化解。老君庙法庭立即派人赶往事发现场展开调解,经过耐心的法律释明和反复调处,村民们的情绪逐渐缓和。李某主动清除了树木,道路得以顺利修建。一起可能引发群体性冲突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五老”余热促调解。尝试推行人民法庭与“五老”(老党员、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协会共同调处家事、邻里纠纷模式,充分利用老同志明事理、威望高、公心强的优势,有效促进家事和邻里纠纷顺利化解。

今年3月份,老君庙镇小方村杨某因修建围墙厕所与邻居争执不下。接到村委干部的反映后,老君庙法庭法官与村委的“五老”协会会长组织双方调解。会长讲传统美德和农村习俗,法官说法律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杨某修建了围墙和厕所,两家关系也由剑拔弩张恢复到和睦相处。

2022年以来,老君庙法庭依托上述机制平台,有效化解辖区矛盾纠纷120余起,高效、便捷、维权零成本的矛盾化解模式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同。

构筑诉前“分水岭”。在诉讼立案前,对各类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将其中争议不大、标的较小的纠纷直接分流到诉前调解平台,即时开展调解。调解成功不能即时履行的,进入司法确认程序确认协议效力;调解不成功,及时立案审理。形成“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纠纷化解格局。

2022年以来,老君庙法庭诉前分流纠纷581件,诉前调解成功348起,裁定确认调解协议效力89份,诉前调解成功率59.90%。

▲平舆县法院辛店法庭将审判法庭搬到村委会。

既有效化解了纷争,又减轻了群众诉累,在驻马店两级法院的努力下,诉前调解以其简便快捷的维权特点,正成为辖区群众解决争议的首选方式。下一步,驻马店两级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多元解纷机制中的能动司法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基层调解组织的有效对接协作,立足公正与效率,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形成纠纷源头化解合力。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 周青莎 通讯员 于游 于素文

(声明:“中原盾”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 枫景豫好——河南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创建报告

◆ 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深化“三零”创建观摩研讨会召开

◆ 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深化“三零”创建观摩研讨会侧记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