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这项指标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番禺如何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径?

   日期:2023-10-01 00:03:1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这项指标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番禺如何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径?

在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一家面积仅4000平方米的植物组织培养工厂,每年的育苗数量有望达到5000万株;国内最大的贝贝南瓜种植供应商——广州清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成长壮大,月供应能力达到400万斤。在狮子洋畔,投资共14.1亿元的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正在火热建设……

围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对标“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目标定位,广州市番禺区努力做活特色产业,拓宽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带动农业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2022年,广州番禺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696元,增速4.9%,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

发挥科技优势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总部位于番禺石碁镇桥山村的广州市卉通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业科学研发、组培生产、育苗培植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拥有植物组织培养工厂4000多平方米。在明亮的培育室内,蝴蝶兰、红掌、粗勒草、竹芋、姜荷花等幼苗整齐摆放在一个个架子上,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对幼苗进行剔选。

“这个品种叫洒金龟背竹,叶片上面有不同的花纹,普通的一株只有5毛钱,这个品种一株可以卖到100块,现在的消费者比较喜欢这些奇特的品种。”广州市卉通农业公司副总经理冼志恒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已自主研发了900多个植物品种,并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产品远销欧洲荷兰、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公司还拥有6个商标注册证、2个发明专利和5个植物新品种权专利。

在明亮的培育室内,蝴蝶兰、红掌、粗勒草、竹芋、姜荷花等幼苗整齐摆放在一个个架子上,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对幼苗进行剔选。

广州市卉通农业有限公司已自主研发了900多个植物品种。

记者了解到,番禺区深入落实“粤强种芯”工程,支持广州卉通农科科技有限公司、赋美种业公司等研发新品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努力培育打造一批水产、花卉优质种苗繁育基地。2023年上半年,全区种苗销售收入预计达2.93亿元,同比增长12.99%。

番禺区内的水产种业同样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区共有持证水产苗种场数量16家,其中省级良种场2家,市级良种场4家。2022年,广东海兴农集团优质虾苗销售450亿尾,销量居全球第一。

在水稻育种方面也成绩显著: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培育出7个丝苗型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成功培育出全省首个能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的品种,这是全省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双抗水平最高的一个水稻品种。

依靠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农业总部经济

在番禺区亚运大道上的合劲嘉福创新城,坐落着番禺区新培育起来的总部企业广州清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最大的贝贝南瓜种植供应商,种植试验已经覆盖全国15个省市,在国内外7大主产区拥有200多个种植基地和3个加工配送中心。

在山姆会员商店、盒马鲜生、百果园、华润万家等商超,该公司生产的贝贝南瓜深受消费者欢迎,2022年抖音单日发货量突破10万单。“我们创业之初就在番禺,是从这里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广州清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汝英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他在上大学的时候,感受到国外的农业技术、营销制度与国内的差距,用六七年的时间开发迷你型、口感型的贝贝南瓜。

广州清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贝贝南瓜种植供应商。

近年来,番禺区不断推广“总部+生产基地”的发展模式,引导种业、研发、服务、中试、营销、品牌等留在番禺,生产、加工环节迁往土地和人力成本较低的城郊或外市,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科学高效配置,推动农业总部经济繁荣发展。

邓汝英透露,公司在韶关、惠州、湛江、梅州等地有数千亩的生产基地,平均每一家农户可种植10—30亩,每亩产值可以达到六千元以上,有力地带动了种植户增收致富。

广东海大集团是番禺本土培育起来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现如今已成长为一家涵盖饲料、种苗、生物制药、智慧养殖、食品流通、金融等全产业链的高新农牧企业,在海内外设立600家分子公司。2022年海大集团营业收入超过1047亿元,核心主业饲料板块销量2165万吨,稳居全国前二、全球前三;水产饲料、水产种苗销量规模全球第一。

立足产业优势 做活现代渔业大文章

作为岭南“鱼米之乡”,番禺渔业是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接近60%。在莲花山国家级中心渔港,夕阳映衬下,渔民们正忙着收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番禺区深入实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建设番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省级)、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等重点项目平台为契机,以麦康森院士基地为技术支撑,以广东海大集团、海兴农等一批农业企业为龙头,不断延伸渔业产业链条,建起了集养殖、加工、营销、休闲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2023年上半年全区渔业产值13.95亿元,同比增长2.6%。

莲花山中心渔港。

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投资共14.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补助资金合计4亿元,共支持建设4个项目,分别为智慧渔港系统工程、上涌休闲渔业码头工程、砺江涌避风锚地工程、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智慧渔港系统项目已完成初步验收工作;砺江涌避风锚地工程已开工;上涌休闲渔业码头工程正开展开工前准备工作;上下涌避风锚地工程已签订施工合同,预计2023年底可全面开工。

此外,番禺区积极利用建设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契机,充分发掘莲花山国家级中心渔港、莲花山景区、海鸥岛等旅游资源,注重渔产品贸易及渔业饮食文化打造,强化渔业渔港文化元素,着力打造集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低碳养生、历史文化为一体,富有深厚岭南渔耕文化内涵的现代观光休闲旅游区。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赵少城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