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四川一中学让学生付费查成绩?别把学生成绩当牟利工具

   日期:2023-10-11 17:21:1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四川一中学让学生付费查成绩?别把学生成绩当牟利工具

文|和光

不交钱不能查看分数和错题?这两天,有网友发帖称,巴中市恩阳区一中学在班级群内收取一款名为“好分数”APP的使用费,用来查看孩子分数和错题,引发关注。

据报道,涉事学校为恩阳区实验中学,目前恩阳区教科体局已就此事介入调查。

教育部门禁止学校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原本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减轻学业压力,如今却成了一些机构敛财的工具,让人始料未及。

学生们辛辛苦苦做完题,想看成绩和错题还得自己掏钱,打个不是那么恰当的比喻,这就像学校和商业机构联手用成绩“钓鱼”,学生们只能乖乖上钩,甚至鱼饵还是自己亲手做的。

这款“好分数”APP,自称通过对日常考试数据的诊断与分析,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个性化智能学习服务。从他们的官网来看,平台也有一些配套练习和题库,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只从APP的功能来看,用它未必对学习没有帮助,但前提是学生和家长得自愿。

可巴中这所中学收取使用费,说是学生和家长自愿,但更像是甩锅的说辞。

这款APP载明:“好分数是提供给学校的阅卷系统的一环,阅卷的操作都是学校老师在进行,好分数显示学校阅卷完毕后发布的成绩。”

如果只能在这款APP才能看到老师阅卷和分数,那学生和家长还有选择的余地吗?有几个家长会只让孩子考试、不关心成绩和排名?

如果说APP不是唯一的查分渠道,还有其他免费的查询方式,那学校何必多此一举?家长的钱也不是大风刮风来的,如果学校能满足他们的查阅需求,何必再掏钱购买APP的服务。

考试本来就是检验学生阶段学习成果、查缺补漏的手段,只考试却不告诉学生成绩、错题,学生们以后怎么改正错误,这种教育方式放到哪里都不合理。让学生毫无阻碍地查询错题和成绩,是学校的分内事,就算要借助APP的好处,也不应该让家长买单。

再说了,学校让家委会向家长收取费用,即便是为了照顾一些不会使用网络的家长,但这种集体购买的行为,无形中会给家长施压,在这种情况下说“自愿购买”,又有几个人相信。

明着看上去,学校和此事好像根本就不沾边,但其实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没有学校或者老师的授意,家委会敢这么干?

说起来,“好分数”APP也是此类新闻的常客了。2023年6月份,吉林省通报四平市第十七中学使用“好分数”APP,查分诱导消费,要求终止合同,“好分数”APP退还所有费用22.39万;同样的事情,在青岛等地也发生过。

每次都是家长举报,监管部门介入,“好分数”退费了事,对学校责任的追查,却是不痛不痒。

青岛好歹还约谈了校长、对学校通报批评;吉林四平干脆只用一堆官话套话,说教育部门“监管不严、监督不力”,就匆匆了结了此事。

把学生查成绩当成一门生意,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不说,对学校和老师的信誉也是伤害。这其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退费就能敷衍过去的,只有追责到个人,切断其中的利益链条,才能真正避免此事发生。

在某商业查询平台上,以“**县 **区好分数教育咨询公司”命名的商业机构还有很多。

从巴中这所中学的案例来看,不排除,这个APP在线下对各地的中学“各个击破”:如果家长忍了,那他们也就得手了;如果家长去举报,大不了退费了事。

围绕学校考试来搭建一个教育资源平台,服务学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在推广上,若只想着和学校勾连,把应尽的义务,变成付费的内容,把盈利建立在家长忍气吞声上,这种灰色商业模式显然不是可持续的。

企业要向前发展,那就不能光围着学校动歪心思,还得在服务家长和学生上下功夫。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