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爱国事迹五篇800字
提起小平爷爷,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事迹早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伟人,他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他给全中国的人民带来了崭新的生活,但是这样的一个经历了万千风雨的领导人,他的内心里却依然如常人一样的朴实,自然。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邓小平的爱国事迹范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邓小平的爱国事迹优秀范文1
二月二十一日,在公司组织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视片《邓小平》。通过这次活动,我本人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体会深刻。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热爱人民,联系群众,总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扬不赞扬、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判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邓小平同志崇尚实干、英勇果敢,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在决定恢复高考、收回香港主权、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大智大勇。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的南巡讲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国人民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辉煌一页。
邓小平同志目光远大、襟怀宽广,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问题,思考、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他一生“三起三落”,被错误的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不屈不挠,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在重温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特别是他崇高的品德风范,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更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的楷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和执企能力、执企水平,把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强化管理执行,积极主动服务,为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和中国联通发展模式根本转型、迅速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邓小平的爱国事迹优秀范文2
在中国,老百姓叫"子民",皇帝叫"皇上",一个区区九品芝麻官也叫"父母官",但总设计师邓小平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多么诚挚而亲切的话语,伟人的浩浩中华情如春风似阳光温暖着中华大地。
邓小平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文_革结束后的一片废墟上把中国从危难中拯救了出来,邓小平同志自称自己为“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用一生的革命实践印证这句话。
邓爷爷三年后的四月,_。而一年半之后,邓小平重返政坛,历史注定中国的命运必将在"三落三起"的邓小平的手中把稳前进之舵,历史也注定为祖国人民奉献儿女般赤诚的人物终将叱咤风云。
虽经三次被打倒,但又三次神奇地站起来,一次比一次更能为国施展宏图,为民挥洒爱意。井冈山是,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因“邓毛谢古”事件第一次被打倒,之后他失志“跟党走”,终于在抗日时期与刘伯承一起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力马太行,威逼中原。解放战争时期又挥军师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 直指京沪,席卷赣、粤、闽、川。
三年后的四月,_而一年半之后,邓小平重返政坛,历史注定中国的命运必将在"三落三起"的邓小平的手中把稳前进之舵,历史也注定为祖国人民奉献儿女般赤诚的人物终将叱咤风云。
小平爷爷,我敬佩您,敬佩您哪不怕困难的精神。我敬佩您,敬佩您哪精忠报国的信念。我敬佩您,敬佩您哪坚定不拔的意志……
“爷爷”没有您,哪有改革开放的今天,没有您哪有美好的未来,没有您那有……
邓小平的时代已经开启,全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正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正是:山川永在情不老,巍巍大业起宏图。
邓小平的爱国事迹优秀范文3
近日,观看了央视一套播出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起于1976年10月粉碎_,止于1984年国庆阅兵,意在展现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什么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怎样才算无私奉献,小平同志用自己的光辉一生作出了最有说服力的回答。我们既要学习小平同志的思想和理论,又要努力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学习邓小平,就要学习他赤诚爱国、毕生为民的高尚情怀。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总是把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学习小平同志赤诚为国、毕生为民的高尚情怀,就是要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确立基层第一、群众至上的观念,以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作为我们工作的依据和标准。
邓小平感动我们的另一种精神,是他坚忍不拔的品格。我们都知道他几落几起的不凡经历。落,就要忍辱负重,落而不败;忍,是忍个人一时之辱,负国家民族利益之重。落,并没有消沉、怯懦、苟安,而是在观察、思考、积蓄,待时机成熟,便像战士一样跃出战壕,为国为民奋勇冲锋。坚忍不拔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它既“坚”且“韧”,从不向困难低头。正由于邓小平有这样一种高贵的品格,才使他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临危受命,勇担道义。
该剧之所以值得看,是因为剧中诸多细节都让人触景生情、感受至深。回顾他光辉而灿烂的一生,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这样一位伟人值得铭记,更值得党员干部从这位伟人身上学习,为党为国为民,履行自己党员干部的义务和职责,始终坚持“入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邓小平的爱国事迹优秀范文4
每个人都有自己敬佩的人。我最敬佩的人要属邓小平爷爷。邓小平爷爷是我国的一位大伟人,他从小就宁愿自己受苦,却处处为别人着想。
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在私熟里读书的时候,一个女同学的父亲病了急需要钱,可是她家里连一文钱也没有了。他知道后便把身上的5个铜板都给了她。可还是不够啊!最后他冒险偷了父亲的钱给了那个女同学。父亲发现钱不见了便问是谁把钱拿了,他马上站出来说:“是我拿的”。他父亲听了马上拿起鞭子打他。可是他没有哭而是坚强勇敢地忍了下来。他的父亲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时才停下来。问他为什么要偷钱。他便委屈的说:“是我们私熟里的一个女同学的父亲病了急需用钱,可是她家里连一个铜板也没有了,如果再不去冶,她的父亲就会死了”。父亲听了抱住了他,微笑着说:“好儿子,你要给同学钱就跟我说吧!为什么要偷呢?”
邓小平爷爷19岁的时候就去了法国读大学。可是不到三个月他带去的钱就用完了,他不得不退学。退学后他就和几个四川老乡在一个小钢厂里打工,整天要在三十多度的地方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不小心就会被烧伤。尽管条件艰苦,一天只能赚15个法朗,但他吃苦耐劳。他不但靠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自己,还接济一些困难的老乡。后来他终于攒足钱完成了学业。
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祖国,他是多么伟大呀!我觉得他像一支蜡烛,从头燃到尾,一直是光明的。从电视上,我知道了邓小平爷爷是一位个子不高,神态安详,充满智慧,说话有很浓重的四川口音的老人。可就是这位老人,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主张,使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繁荣富强。邓小平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大家一定还记得有这么一首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邓小平爷爷真是太伟大了,我永远敬佩他。仅管他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我会永远记住他,我要像他那样,从小树立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好思想,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邓小平的爱国事迹优秀范文5
看完李天雄和浅草的著作——《青年邓小平》,我的心里如同被纤纤细手拂过的琴弦,久久不能平静!
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邓小平很早就接触到了许多革命思想的书籍,在书中,邓小平了解了各种风起云涌革命运动的历史根源,开阔了视野。在那个军阀割据、混战的悲惨年代,他初步萌发的爱国热忱以及父亲的竭力支持促使他离别故土,踏上了旅法勤工俭学的征途。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为了求生,邓小平在火车上、在饭馆里、在车站码头,什么脏话累活重活都干过,正是这些早年的磨练,练就了他顽强坚韧的意志,也正是在这次远征中,邓小平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汪云松、聂荣臻、周恩来……,他们帮助那时年少的邓小平克服种种困难、度过重重险境,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1922年底,刚满18岁的邓小平就光荣地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变革的转型期,我们每人每天都会碰到许多新问题新现象,而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社会阅历浅、知识层面窄,当他们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问题和现象时,往往会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因此,青年一代应该从小就培养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法国期间,邓小平虽然不断为生计奔波,但对知识的渴求却越发的强烈,年青的他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中国的命运还是自己的命运都和知识密不可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页)。因此,邓小平在以后的数十年中,无论是抗战军旅还是蒙冤下放都一直没有中断过学习,学习已经成为小平生命中的一部分。
邓小平从他青年时代开始就树立了坚定的信仰,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取得成功。正是凭着这样的一种信念,他不屈不挠,沉着坚韧,走过了艰难险阻。我们当代青年要学习的就是邓小平同志的那种对事业、对工作执著的精神;学习他那种处于逆境时从不消沉,乐观的心态;学习他那种无论处在人生低谷抑或人生巅峰时始终学习的良好习惯。
我想,邓小平同志虽然已经逝世了,但是他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