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近日,水利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力争通过3—5年时间,初步形成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格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以及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明显提升,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水平全面提升,24小时供水工程比例、计量收费工程比例大幅提升,直饮水窖水、水柜水人口数量显著减少;农村供水水质总体达到当地县城供水水质水平;农村供水工程全面实现县域统管,供水保障程度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长效管护体制机制逐步确立。到2035年,农村供水工程体系、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指导意见》强调,要以县为单元,区分东部、中部、西北、西南、东北地区差异,统筹考虑各地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抓紧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短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一步,由点带面,全面推动农村供水工作质效提升。水利部将制定标准规则,推动对标达标。对率先完成各项目标指标的地区,予以通报表扬,并加强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省份,在相关考核中予以激励。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压实主体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强化激励约束、做好宣传引导五项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