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学媒四方联动,河南举行冷链食品产业链工作推进会
【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为培育壮大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来自政企学媒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建言献策。10月13日,由河南省政协召开的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工作推进会成功举行,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省直单位,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省食品工业协会、大河财立方等专家代表,以及郑州凯雪冷链、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华鼎供应链、双汇、三全食品等相关负责人参会。
年产近万吨产品
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发展优势明显
冷链食品产业链作为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的28个产业链之一,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并明确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担任冷链食品产业链链长,链长责任单位为省农业农村厅。
作为链长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冷链食品产业链建设工作。在本次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俊忠对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发展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王俊忠指出,截至2022年,全省蔬菜、肉类、乳制品、水果等主要冷链产品产量9742.27万吨,速冻食品、鲜肉及肉制品分别占全国70%和10%;全省冷链物流规模达1800亿元;冷链食品加工产业规模近1600亿元,冷链食品流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相关市场主体达58.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87家,冷链物流企业853家;全省冷库总容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突破2.3万辆。
王俊忠认为,河南冷链食品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研创新平台的支持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不过,诸如冷链硬件设施、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等也急需迭代升级。
倾听产业链一线声音
参会企业提问题、给建议
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发展过程中,一线企业有啥建议?
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军利表示,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正在配合政府,积极引导冷链食品交易市场从业者的规范化发展,加强培训提升管理理念,鼓励合规性企业做大做强,进行有效兼并重组,提高从业主体的规模化、规范化。
河南华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涛建议,加大对冷链食品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加大核心城市的投入,鼓励本土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冷链先进技术,用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把冷链设备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陈海涛表示。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副总裁张斌认为,河南冷链食品产业链建设应坚持专业专注发展主业,强化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河南要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冷冻预制菜健康发展。同时,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冷链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张斌在会上建议。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侯俊杰表示,冷链食品产业链相关政策制定应从体制机制、发展环境、人事制度体制、行业发展、财政税收减免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
专家学者齐建言
助力冷链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参会专家学者细心听过冷链食品产业链一线企业从自身发展过程中总结的建议后,也纷纷献智献策。
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安建在分享中重点介绍了河南省果蔬冷链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他表示,水果、蔬菜产业在河南农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果蔬冷链产业链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还面临挑战。他认为,河南果蔬冷链产业将朝着技术创新、整合发展、绿色可持续、品质提升、电商模式和国际化拓展方向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是《培育壮大冷链食品产业链行动方案》任务清单中,升级设备设施责任单位之一。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现青在会上表示,学校在稳固供应链、增强创新链、筑牢保障链等方面采取了一定推进措施。“我们升级了设备设施,开展新型液氮冻结技术;建设研发平台,为冷链食品产业研发搭建平台;支持引育人才,稳步扩大冷链相关学科人才培养规模;强化公共服务保障,积极参与冷链相关标准制定,推进全省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黄现青表示。
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可建议,应持续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加强科学研究,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和攻关难题,重点突破特色冷链食品原料的加工和贮藏保鲜关键技术。“要重视河南特色农产品,加强特色冷链食品的生产标准,开发冷链食品新鲜度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