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截至当地时间13日晚,双方已超3200人死亡。
数千枚炸弹投向加沙地带,当地居民断水断电,医疗濒临崩溃,为何加沙地带成为巴以冲突“暴风眼”?战火烧向家园,百万居民将逃往何处?
日均投弹1000枚
以色列展开“局部行动”
据环球时报消息,以色列空军10月12日宣布,过去六天内,以色列向加沙地带投掷了6000枚炸弹,日均投弹量约1000枚,投弹总量接近美国空军在阿富汗一年的投弹量。
△10月10日,加沙城港口遭以色列袭击后升起浓烟。图/新华社
除了空袭之外,以色列于9日宣布对加沙地带进行“全面封锁”,切断了加沙的水电、燃气供应,关闭各个通行口岸。
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一份声明中介绍,随着加沙电力中断,医院也已停电。保温箱中的新生儿、需要吸氧、透析的患者面临危险,没有电力,医院正在变成“墓地”。
在一轮又一轮空袭之后,以色列地面部队或将展开攻势。
△这是10月13日在加沙边境以色列一侧拍摄的集结的以军部队。图/新华社
据新华社消息,以色列13日发表声明称,以军地面部队对加沙地带进行了“局部行动”,并与哈马斯武装人员发生交火,但以军并未深入加沙地带内部。
加沙何以成为“暴风眼”?
地道遍布全境,直通以色列
以色列盯紧不放,加沙地带为何让它如此头疼?
据悉,加沙地带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00多万人口。大量的哈马斯成员就隐藏在其间与居民混住,其中庞大的地道网也让以色列军队如坐针毡。
△10月10日,在加沙城,人们走过被以色列空袭炸毁的建筑废墟。图/新华社
据环球时报消息,自从2007年开始,哈马斯武装投入数千万美元在加沙地带挖掘了大量地道,主要用于从埃及向加沙地带输送武器。
自2014年以色列与加沙冲突结束以来,哈马斯新修建的30多条地道中,有些耗资达到300万美元。地道还用混凝土加固,以防空袭和塌方。
2018年,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发现并摧毁了一条哈马斯“耗资数百万美元修建”的地道。这条地道从加沙地带下方开始,一直延伸到以色列境内“数千米”。
据新华社报道,哈马斯武装人员可以穿上以军制服进入对手腹地发动袭击。这些纵横交错的地道长10多公里,哈马斯称其是“用于防卫”。
以色列尽管有顶级的军事和情报设备,但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消灭这套地道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哈马斯地道造价不高,而且从空中很难发现。
以色列发布撤离令
加沙地带遭遇人道危机
面对纷繁复杂的巷战地形和密密麻麻的地道网络,以色列这一仗准备怎么打?
以色列的选择是开放一个人道主义通道,让平民尽快离开,军队再大局进攻,减轻人道主义的压力。
据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一架无人机飞过加沙,空投传单上写着:“立即逃离家园,前往加沙干河南部。”传单上的地图示有一个箭头越过加沙地带中部的一条界线指向南方。
此前,10月12日晚,联合国方面表示,以色列要求加沙北部110万人口在24小时内完成转移“是无法完成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撤离大量民众将造成“毁灭性的人道主义后果”。
24小时倒计时开始
加沙百万民众去往何处?
当地时间13日清晨,随着24小时撤离令进入倒计时,以色列宣布将对加沙地带展开大规模行动。另据路透社报道,以军在加沙地带附近集结了坦克,准备展开地面进攻。
△这是10月13日在加沙边境以色列一侧拍摄的集结的以军装甲车。图/新华社
据央视新闻消息,哈马斯媒体办公室的回应表示,这是以色列方面的“虚假宣传”和“心理战”,呼吁巴勒斯坦人不要被误导,要求民众待在家中。
对于加沙民众来说,无论背井离乡还是坚守家园都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因为加沙地带已被 “全境封锁”,南部通往埃及的拉法口岸又被轰炸,埃及总统塞西则明确表示,加沙人民必须“坚定不移,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一旦以色列大举地面攻势,进一步向南推进,加沙“难民”的生存空间将再度压缩,直到退无可退。
潇湘晨报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