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在“老家河南”感受文化自信

   日期:2023-10-16 07:40:1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在“老家河南”感受文化自信

“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本报评论员 赵志疆

10月13日-15日,“2023夏文化论坛——年代学研究”在平顶山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夏文化科学测年、夏文化的来源与形成等进行深入探讨。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实地考察南阳市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平顶山市叶县余庄遗址。

文化盛事彰显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牢牢把握“七个着力”重大要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老家河南”积极探索传统历史文化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努力让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遗址视察时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源地,也是当仁不让的考古大省。作为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考古学上探索夏文化,是探索早期中国文明特质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研究中国文明从哪里来、如何走来的一个关键环节。破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密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老家河南”责无旁贷。

近年来,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溯源华夏历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上认识文物考古工作,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谋划建设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加快推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引育顶尖人才、做强科研团队、建强“考古豫军”,大力推进博物馆群建设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河南最多。《诗经》305篇,涉及中原的有146篇;十五国风中,《郑风》《卫风》《鄘风》《邶风》《陈风》《王风》《周南》《召南》八风诞生于河南。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诗人白居易。韩愈、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贾谊、谢灵运……历史的夜空中,中原大地的诗词华章灿若星河,照亮了诗意中国。

身处中国之中,“老家河南”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而且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从仰韶文化到二里头遗址,再到中华文明达到历史巅峰的唐宋风华,河南成为支撑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物质和精神坐标。从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到黄河文化、中华文化,这是国家文化的发展演进之路。厚重的黄土地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得以最直观地展现。

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河南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全面实施,不仅擦亮了“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文化品牌,也开启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新阶段。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河南文化高地正在加速崛起,“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河南形象将更加生动。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