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2023夏文化论坛——年代学研究”在平顶山举行

   日期:2023-10-16 21:43:0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0    评论:0    

原标题:“2023夏文化论坛——年代学研究”在平顶山举行

“2023夏文化论坛——年代学研究”在平顶山举行

为推进“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课题研究,加强对夏王朝历史的全面认识,促进夏文化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决定举办“2023夏文化论坛——年代学研究”。本次论坛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史前文化研究分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平顶山市文物局主办,“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课题组、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平顶山市文物保护中心、平顶山博物馆承办,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方城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

“2023夏文化论坛——年代学研究”的主要议题有四项,分别为:文献与测年——文献中的夏王朝积年与夏文化科学测年、积淀与突破——夏文化的来源与形成、变革与创新——王朝更迭与文化传承、交流与融合——夏文化与四方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在“文献与测年——文献中的夏王朝积年与夏文化科学测年”板块,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张立东教授作了《关于夏代总积年的初步考察》主题报告,张教授介绍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夏代年代学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在《文献中的夏王朝积年与夏文化科学测年》报告中把文献记载中的夏王朝积年与科学测年数据进行了对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陈相龙副研究员为与会专家介绍了“夏文化”年代学研究的困惑与进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的张莉副教授的主题演讲视野开阔,她把夏文化时期欧亚大陆的几个主要文化进行了比较。

在“积淀与突破——夏文化的来源与形成”板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燕明研究员介绍了夏的起源与夏文化形成,梳理了夏文化考古的历史与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春青研究员立足于新密新砦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对早期夏都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的魏继印教授根据文献、考古发掘成果的综合研究,提出了自己对夏文化来源与形成的认识。

在“变革与创新——王朝更迭与文化传承”板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海涛副研究员通过考古发现介绍了二里头王都最后的变迁。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的郜向平副教授通过夏商酒器组合的不同介绍了夏商文化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常怀颖副研究员介绍了夏商周城邑街区制布局的新认识。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侯卫东副教授介绍了二里岗文化早期的城市化风潮与夏商更迭过程。

在“交流与融合——夏文化与四方考古学文化的互动”板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彭小军副研究员从葬仪的视角,介绍了新石器时代末期中原与江汉地区的互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袁广阔教授在“夏文化与四方考古学文化的互动”主题演讲中认为,从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开始,二里头文化向周边地区扩展,主要体现在礼器组合上。二里头文化礼器组合的传播,使中国境内在距今3700年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二里头文化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赵永生教授从生物考古的视角比较了夏与东夷人群行为模式的异同,介绍了跪坐与蹲踞的演变历史。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对“2023夏文化论坛——年代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发言。与会专家、学者还实地考察了南阳市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平顶山市叶县余庄遗址。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