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力度
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
以“身边人身边事”讲好“防非故事”
今天小编带你一起来学习
农业种植类案例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张某某等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关键词:三七种植 健康产业 三七 高收益 投资
案例概述

2017年6月,代某某、张某某通过成立云南某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虚构公司三七种植、温泉开发等项目,对外进行宣传,期间,公司租借其他公司(企业)种植园、温泉度假区等场地设施,带领投资人前往参观,骗取投资人信任后,承诺保本高收益诱导投资人出资。截止2021年1月,代某某两人通过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545万元,涉及投资人22人。
案例分析
本案中,该公司以三七种植、温泉开发为名,通过虚构项目,非法吸收投资人资金,构成违法犯罪。
案例提醒
在农业项目中,不法分子往往以种植养殖、入股分红、投资理财等为名,以高利率为诱饵,骗取投资人资金。面对农业投资项目,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理性分析投资收益的可能性,尤其要对打着“高回报、保本金、低门槛、返利、分红”旗号的项目保持头脑清醒和理性判断。
任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关键词:生态农业 养殖基地 诱骗 投资
案例概述

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云南某财务管理公司以投资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养殖基地开发项目等十个项目为名,诱骗投资人参与投资,由于项目亏损,最终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不能兑付客户收益。期间,该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3024万元,涉及投资人502人。
案例分析
该公司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为募集资金,通过散发宣传单、门店宣传、举行推介会活动、组织投资人现场考察项目等方式,以高回报、高利息为诱饵,向投资人吸收资金,构成违法犯罪。
案例提醒
不法分子常以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农业项目为名,向投资人承诺限期高价回购,引诱群众投资,最后携款潜逃,造成投资人财产损失。
非法集资的手段和方式万变不离其宗,对于亲戚朋友的介绍、推介,要考量是否能够保障资金安全、有关项目是否合法合规,不能仅仅因为信任亲朋好友就盲目投资。在向自己不熟悉的对象出借资金或进行投资时,切忌倾囊相授,要充分认识到出借或投资周期短,并不等于资金安全系数高。
云南某投资有限公司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关键词:林产品 石料加工 返本付息 投资
案例概述

2015年,郁某以投资公司的商品林建设、林产品深加工、石料加工、养殖等项目为名,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承诺到期返本付息,吸引社会公众以借款的方式进行投资。截止案发,郁某非法吸收资金233万余元,涉及投资人126名。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打着农业投资的旗号,打着发展现代农业,进行特种农产品开发的旗号,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投资人资金。
案例提醒
农业项目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如遇许诺固定比例回报,尤其是以月计息的,投资者务必要谨慎,必要时可以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咨询相关信息,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生态农业和高科技种植、养殖项目,避免误入所谓的“高收益”陷阱。
韩某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关键词:农业科技 入股 分红 投资回报
案例概述

2015年,韩某某成立的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以推介会等宣传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宣传工业大麻种植项目,承诺给予高额投资回报,吸引社会不特定群众以公司内部员工的名义入股工业大麻种植项目并参与分红,截止案发,该公司非法吸收资金300余万元,涉及投资人30余人。
案例分析
蹭热点是不法分子常用的方法与手段,本案中,不法分子虚构工业大麻种植项目,吸引投资者参与投资。事实上多数非法集资企业平台或个人不具备所从事项目资质、无正当实体、收益与其承诺的回报不匹配,其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资金运转和高额返利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人将面临严重损失。
案例提醒
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编辑: 苏应娜 李艳娜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