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四川:用好名片 建好粮仓
原标题:
农业大省四川:用好名片 建好粮仓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长年保持全国第2,粮食产量连续3年保持700亿斤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数量全国第2,农业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10月16日上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徐芝文介绍了全省农业总体发展情况,并用“四、五、六”三个数字生动介绍了农业大省四川,如何用好名片、建好天府粮仓,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国家战略大后方和农业大省,农耕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特色资源富集,徐芝文说,四川至少有“四张名片”。即“粮猪安天下”,四川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全国唯一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生猪出栏量常年全国第一,全国每出栏10头生猪,四川就有1头;油菜、马铃薯等15项单品产量全国第一;“川味誉天下”,四川是全球最大红心猕猴桃和全国最大晚熟柑橘、晚熟芒果、柠檬生产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稳居西部第一;“乡村美天下”四川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数量全国第一;“农民走天下”。四川农民工常年保持在2600万人以上,总量全国第二,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和“一带一路”部分国家。
围绕建设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系统化践行大食物观和更高质量、更强支撑、更可持续、更有保障的“天府粮仓”,规划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1531”建设布局,努力打造立足四川、面向西南的粮食高产丰产样板区,全力确保天府粮仓真装粮、多装粮、装好粮。据徐芝文介绍,在具体做法上,主要是深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
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徐芝文称,全省重点聚焦在“六项发力”,即在粮食高产丰产上发力,坚持稳播面、提单产、强科技,力争到2025年、2030年全省粮食产量分别达730亿斤和750亿斤。在补齐农机装备短板上发力,坚持研用推一体攻关突破,力争到2030年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65%。在促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上发力,坚持以做强园区、做大集群为载体,推动三产融合,用三年时间建成国省市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国省级现代产业集群30个以上。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发力,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每年建设1000个示范村,全力打造和美乡村“四川样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发力,完善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体系,重点推动39个欠发达县托底性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在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上发力,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为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活力提供四川经验。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