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

   日期:2023-10-17 17:22:0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7篇

千千万万个知名与不知名的感动中国小人物,他们的故事教育、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传承着优良的道德,他们是世间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篇1

这个星期五下午的社团时间,老师给我们放映了感动中国的电视节目。这个电视节目讲的是每一年十位人物的感动事迹。

胡忠,他是高义蒲云的好老师。他放弃了和妻子孩子的团聚,是为了去教更多的孩子。他离开了父母,是为了去当更多孩子的好爸爸。他当了几年的志愿者,却从不申请成为正式的老师,每月只领着300元微薄的生活费。他是高原上怒放的一朵雪莲!

刘伟,也许上帝对他并不公平,十万伏的高压电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双肩。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还参加了残疾人游泳队。不幸的是,他却又患上了重病,不能剧烈运动了。游泳的梦想被彻底击碎了。再大的打击也击垮不了坚强的刘伟。他自学了钢琴。艰苦的努力使他能用脚趾弹出正常人用手弹出的钢琴七级水平。刘伟在为梦想执着地奋斗着,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最后,我想来说说我们杭州人的骄傲,也是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吴菊萍阿姨。她的一托,托起了杭州人的骄傲。时间把我们定格在20__年7月2日。吴菊萍阿姨正准备出门。忽然,她听见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她跑去一看,只见一个几岁大的小女孩妞妞正悬挂在铁窗上,有着生命危险!只听“嗖”的一声,一个黑影飞快地从十楼落了下来。吴菊萍阿姨有一个七个月大的孩子,但这时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妞妞从十楼坠下的生命危险。她立即扔掉了遮阳伞,脱下高跟鞋,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接住了从十楼坠下的妞妞。可是冲击力太大了,吴菊萍阿姨摔倒在地上,左手严重骨折了。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她是最美丽的妈妈。

这些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有残疾人,有老师,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年轻人,也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但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钦佩。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篇2

感动,一个微妙的字眼,却时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看完《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让我热泪盈眶,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乡村教师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他们退休后,没有选择在北京过安逸的生活,而是跑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把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着简简单单的行囊就上路了,当他们来到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名孩子们,在这之前他们只有一名代课老师给他们上课。看到这,他们更坚信他们来对了地方。

虽然他们做好了要吃苦的准备,但寨里的生活和条件超乎了他们的想像,他们的卧室离厕所只有一堵墙,孙丽娜老师说因为晚上睡觉太臭,他们要带2个口罩才能入睡,而晚上洗澡的地方也就只有一个池子,夏天时就在池里洗冷水澡,冬天时,因为水冷一个月都不洗一次澡,再加上高原有强烈的紫外线,已经让孙丽娜老师右边眼睛失明,左边的眼睛视力也只剩下0.03,老伴朱敏才也得了重病 ,因为山寨里缺少药物,只有自己扛下来,为看病省下来的钱帮孩子们买了学习用品,朱爷爷甚至还有一条有很多洞的秋裤也不舍得丢,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完全控制不了的留了下来,太感动了。

这些年来,他们夫妇俩已经走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小学,让孩子们学习了美术、英语、数学等学习课程,也让孩子们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共捐款了350万元,让小学里充满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是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我们向他们敬礼!向他们学习!做为00后的我们,更应该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更应该懂得珍惜,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篇3

看了这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的很感动,触动心灵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 的孩子 ,把无助的眼神 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不错,她就是张平宜老师。有人说当老师就是每天讲纪律,不怎么快乐 ,是不是这句话就是老师们的心声呢?

不是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感觉 ,同样,做一名老师应该用心 去体会教孩子们的快乐,听到孩子们整整齐齐的说句:“老师,这堂课我学会了!”这便是老师的快乐。

张平宜老师竟然在生活艰难的麻风村里教没有书读的孩子们,“无助的眼神”“世界的希望”这不就是张平宜老师所期待的吗?

有人还说“好人难做。”我倒觉得不是。当一位好人,其实就是随手捡捡垃圾,给素不识路的老奶奶 指路,这,便是好人。就如那位阿姨,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居然受伤 了一只胳膊,值得我学习。

让我学会坚持的是拥有 “隐形的翅膀”的大哥哥,因为小时候的意外 ,两只胳膊离他而去,他哭过,怨过,骂过,后来他觉得人生活着就应该创造价值 ,于是他去参加艰难的游泳训练,正在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准备参加奥运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情,让他不得不放下游泳这个梦想。

看到这里,我干脆索性捂住双眼。原以为他会放弃,会自暴自弃,竟没想到他没哭、没放弃、坚持自己的价值、梦想,他开始学音乐 、坚持适应用脚去弹钢琴,最后,可想而知,他,成功 了!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你做了一件事 ,可能会失败 。但你不去做,一定会失败。”人生活着就是为国家创作价值。这,便是理智的选择 。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篇4

开学第一天我们照常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既平常又非凡的教师。

她,用36个春秋,用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去当了一个偏远大山学校的老师。她,辛辛苦苦、日日夜夜照顾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是一群可怜的留守儿童。她,培育着涂莎和她的母亲等两代几乎都成功走出大山的人。她,就是一位伟大的老师——支月英。

这是位山中留守儿童的救星,更亲切地说应该是每天叫他们起床、教他们知识的母亲。所以她被评价为芳兰振蕙叶。还有一位伟人和她一样,他是郭x,他的红丝带学校接收了无数无人照顾的患有艾滋病的儿童。他认为,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而不是歧视。

支月英和郭x像父母一样照顾需要关心的孩子。我快要上幼儿园小班时去了江西的革命老区-铜鼓县,在那里我体验了一天铜鼓的幼儿园。那时太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模糊隐约地记得那个十分温柔体贴的老师十分关心我。

做游戏时,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十分关心有没有人受伤,并帮助我和其他人交流,而不是在一旁观看。中饭时,我被分到一碗南瓜泥,旁边的小朋友被分到一碗紫薯泥。我不爱吃甜到难咽的泥,习惯吃妈妈做得清新可口的菜。我难以下咽,被老师发现了。

“快吃吧!会饿的。”老师见我不吃,把别的小朋友吃的紫薯泥喂给我,我哇哇大哭,老师只好安抚安抚我走开了。现在想想,觉得小时候太娇,这其实是个十分体贴,关心我的老师。

感动了中国的人,都是从身边开始的。让我们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像郭x、支月英一样,对别人有简单但意义非凡的关心。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篇5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篇6

“感动中国”的力量是风的力量,轻轻荡涤着人的心灵,温暖而隽永。尽管获选的十大感动人物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和职业背景,也在用不同的方式感动着别人,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震撼人心的真、善、美。正是这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我们的社会注入了清新正能量。

他,日夜潜心于科学研究,废寝忘食;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书写量子通信的科学新篇章;他,悉心于自己的学生后辈,培养可造之才;他,为国锻造通信领域的超级科技。他就是东阳人——潘建伟。潘建伟,46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还有奋不顾身,冲入火海的王峰,扎身山区的教师支月英等等,让我深受感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向这些模范学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深入扎实开展课改,努力探讨三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做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

感动中国教师人物观后感篇7

20__年,周秀芳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湖南溆浦山区支教助学,被亲切称为“支教奶奶”。

四年多的时间,周秀芳将数万宁波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山区,共捐建希望小学27所,近400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近3000万元。她拖着严重腿疾,积极为山区脱贫努力奔走,不但帮助溆浦当地铺路造桥、发展产业,还远赴吉林延边建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完成128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

她的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广等中央、省、市50多家主流媒体密集报道。她也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最美志愿者、“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__年度人物等荣誉。

表彰活动中,大屏幕上出现了周秀芳与山区孩子在一起的身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她事迹介绍的VCR后,这句话留在大屏幕上。

走上领奖台的周秀芳,步履因为病痛的膝盖而迟缓,但她爽朗而饱含深情地讲述,让人感受到她身上蕴含的无尽力量:“这些日子,我每天都要不停接电话,有需要帮助的,有想去帮助别人的。”她欣慰地说,明天她就要去湖南,经她牵线捐建的10所希望小学落成了。

“加入我们爱心团队的群体越来越多,鄞州的党委政府也非常支持我们的爱心帮扶事业。我最想说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贫先扶智,把贫困地区的教育先搞上去,再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最后,周秀芳坚定地说:“只要我的膝盖允许,只要山区孩子需要,我还会一直去帮助他们。”周秀芳的讲述一次次被热烈掌声打断。而她对孙辈带些歉疚的告白,更让人热泪盈眶。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