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楼板用小铲就能挖穿:对开发商的要求不能只是保交楼

   日期:2023-10-18 15:42:2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8    评论:0    

原标题:楼板用小铲就能挖穿:对开发商的要求不能只是保交楼

文| 熊志

视频| 庞珊

近日,河南汤阴碧桂园望曦台楼盘业主发视频反映,房屋中水泥地用小铁铲一铲就掉,疑似楼板存在质量问题。10月17日,汤阴县住建局质监站回应称,目前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已经责令开发商及建筑公司对房屋不合格的部分进行修复。

视频显示,房子中的水泥楼板,用小铲能轻松挖穿,裸露部分给人的感觉是,楼板太薄、钢筋太细,硬化强度疑似严重不足。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质疑,这像“豆腐渣”一样的楼板能住人吗?能承重吗?能有及格的隔音效果吗?

当地官方回应称,已责成开发商整改,但如此简单回应,恐怕很难打消业主的担心。

首先,涉事楼盘通过了竣工验收,还是处在在建状态,官方没有明确回应。如果是后者,还能够及时补救;如果是前者,如此存在明显质量问题的房子,是如何通过的验收,也应该有一个交代。

其次,责令进行修复,到底如何修复?是所有的楼板都要拆了重新浇筑吗?修复后是否能达到正常状态,除了楼板问题,该楼盘有没有其他偷工减料等质量问题?

对业主来说,这些他们密切关注的问题,现在同样没有一个明确说法。

哪怕不懂建筑的人都知道,楼板的性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是最不该偷工减料的部位之一,理应保证用料扎实、质量过关。开发商敢在楼板上偷工减料,用“豆腐渣”工程糊弄业主,这不仅是黑心的问题,也说明当地对房地产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存在不足。

涉事开发商碧桂园,曾有着“宇宙房企”的称号,属于地产行业的绝对头部品牌了。业主购买大品牌,无非是基于对品牌的信任,尤其在当下,很多预售的期房出现烂尾问题,大型开发商烂尾的概率至少更低一些,工程质量也更有保障。

然而,这些业主可能要被现实狠狠打脸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两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不仅烂尾现象增加,房屋工程质量问题也明显增多,网上各种维权投诉信息。

说白了,这是房地产市场粗放扩张、野蛮生长的后遗症出现了。

在房地产上行期,开发商高周转、高杠杆,负债野蛮扩张。现在行业不景气,房子卖不动,缺少充足的现金流回血,之前疯狂扩张,现在则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

债务压力下的房企,为了维系生存,想方设法压缩成本,以至于偷工减料的问题集中爆发,这并不意外,但连碧桂园这样的大型开发商也无法例外,连最基本的房屋安全都不顾,还是让人震惊。

资料图

所以,面对类似行业通病,显然不能仅仅靠开发商自律;对开发商的监管底线,更不能降低到只要能够保交楼、不烂尾就行。

比如在工程验收环节,职能部门理应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督把关,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整改;涉及违法违规的,也要依法严肃惩罚。总之要提高偷工减料的违规代价,倒逼开发商坚守房屋质量底线。

房子属于大宗商品,但在预售制下,购房者通常是先给钱、再收货,无法在前期检查质量品质来决定买不买。所以,出现质量问题,购房者往往处在弱势地位,这就导致一些购房者为了成功维权,往往剑走偏锋,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因此,对房屋工程质量的监管理应重心前置,避免出现有质量问题再事后补救的局面。像此次风波中,涉及的楼板能够修复好暂且不说,哪怕能够修复好,对很多业主来说,内心恐怕也会对它的安全性能多一份担忧。

那些开发商也应该意识到,再大的债务压力、生存压力,也不是降低房屋品质、践踏质量底线的理由。

买房毕竟不是买白菜,一套房子背后,可能是一个家庭半辈子努力的心血。而且,现在是存量时代,是买方市场,大家买房会越来越谨慎,越来越看重品质。如果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偷工减料地挣黑心钱,这样牺牲口碑只会进一步丢掉市场,最终得不偿失。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