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海外华媒走进四川眉山 感受诗韵与现代农业交融

   日期:2023-10-20 09:06:38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8    评论:0    

原标题:海外华媒走进四川眉山 感受诗韵与现代农业交融

中新网眉山10月20日电 (王利文)19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活动走进眉山市,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哈萨克斯坦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41家海外华文媒体探访三苏祠、永丰村等地,感受穿越古今的东坡诗韵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此次参访活动是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配套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共同组织。

19日,海外华媒一行参访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杨勇摄

因苏东坡而得名的眉山市东坡区,是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孕育出深厚的东坡诗韵。近年来,为传承弘扬三苏文化,眉山市东坡区以三苏祠为核心,加快推进古建筑维修、展陈改造提升系列工作,进一步提升三苏文化的热度。在这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聆听了讲解员讲述三苏父子的生平事迹和东坡文化的传承发展。

“苏东坡乐观豁达的性格和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认同感。”走进三苏祠,芬兰《赫尔辛基时报》中文版董事长仇绍光将镜头对准古井、古树,相机快门按个不停。他举例,“明月几时有”西方人只以为在讲月亮,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

19日,海外华媒一行参观位于眉山的三苏祠博物馆。杨勇 摄

仇绍光认为,除了扎实做好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工作外,海外华文媒体应该当起桥梁纽带,把这份诗韵传递给世界。

距离眉山市主城区10公里的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耕地面积达6320亩,建成的永丰片区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3100亩,近年全村土地流转率达96%以上。依托水稻产业优势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技术优势,当地还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基地之一,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形成了优质、高产、高效的良种良法技术集成。

“亩产量是多少?承包规模有多大?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了收益从何而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路参访,一路提问。

19日,海外华媒一行参观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杨勇 摄

得知在该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采用粮食、蔬菜和中药等经济类作物轮作的种植方式后,加拿大七天传媒主席尹灵感叹,现代农业分工协作让各方发挥所长,提高了耕种效率,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更多人从中受益。“这样的好做法让人印象深刻,海外华侨华人应该对中国农业发展有更新的了解。”

加纳华人资讯董事长晏立权表示,眉山市东坡区的发展理念值得借鉴。他坦言自己此行“带着任务而来”,在考察完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后,晏立权想将中国农业技术和经验带到加纳等非洲国家。“助推‘天府粮仓’建设的‘眉山经验’,可能同样适用于光热条件充足、土地流转成本更低的非洲国家,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在未来加强合作。”他说。(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