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玉米单产再创新高

   日期:2023-10-23 20:00:0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玉米单产再创新高

“今天来到讷河观摩了水肥一体化滴灌密植模式,颠覆了我的认知,这种模式非常好,将来一定会成为趋势,来年我们兰西也要大力发展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说是相当省心,不怕旱,也不怕施肥不及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回去我们就开展相关会议,快速把讷河这种模式学到县里,用到地里。”

……

黑龙江省供销系统及农业相关单位代表齐聚讷河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肥管理是种植中的重头戏。近日,黑龙江省供销系统及农业相关单位代表齐聚讷河,共同见证我省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粮食增产技术集中连片田块亩产达897.3公斤、最高田块亩产达988.12公斤的喜人硕果。

少浪费 多增效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我们通过将肥料兑水溶解,加入管道灌溉系统,进行喷灌、滴灌等操作。通俗地讲,就是作物的根在哪里,就将管道通到哪里,水和肥就送到哪里。”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黑龙江省供销数字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宏伟介绍说。

与传统灌溉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有省水省肥、省工省力等特点,可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可减少因不当施肥及浪费造成的养分流失,使肥料养分更好地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得到更好的肥效。同时,该方法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及保水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水肥一体化使作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更加平衡,可使作物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口感、营养等方面更优。

水肥一体化示范田

“我们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今年在省内设置了230个这样的示范地块,从夏天的观摩会到秋天测产会,一共进行了17场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杨宏伟说,“我们将在全省加大新技术推广的力度,探索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大豆种植等更多的种植领域,保证大面积的均衡增产,3年内实现服务面积800万亩以上。”

提单产 增收益 农户点赞笑开颜

“我今年共计种植1000多亩玉米,水肥一体化采用了800多亩,第一年采用水肥一体化,10月5日实收实测的结果显示玉米小亩单产突破了2000斤,效果特别理想。”大庆市肇州县肇州镇万宝村种植大户李文生高兴地说,“与今年同一茬传统模式种植的玉米相比,产量相差约400斤,去掉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中的滴灌带、人工费用等成本,相差150元左右,纯收益达250块钱。”

水肥一体化示范田与传统模式对比田

在讷河市玉米密植高产水肥一体化观摩现场,采用该技术的玉米田高度更高、株间距更密且玉米秆更为粗壮,与传统种植模式种出的稀疏、低矮玉米田形成鲜明对比。

李文生拿起放在垄沟间的黑色水肥灌溉管道告诉记者,与常规模式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这种技术可以阶段性给水给肥,提高了玉米的单产,这样一来,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2024年,我们准备将种植面积扩大一倍,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模式和管理方法。

耕地广 热情高 黑土地未来可期

黑龙江采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水肥一体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玉米水肥一体化首席专家李少昆看来,黑龙江在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上有很大的优势。这里的耕地面积广,作物种植连片程度高,有利于滴灌设施的装备,规模大了以后,有利于高质量机械化作业,能够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这样一来,学习和推广这种先进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要高于其他地区。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作为全国粮食大省,各级党委政府对粮食非常重视,因此像滴灌水肥一体化这样先进的技术也被纳入优先推广的序列。

李少昆表示,自己非常看好黑土地,预计未来5到10年,黑龙江大地上这种滴灌技术将被全面普及,滴灌水肥一体化将在全省得到有效推广,不仅仅是在玉米上,在其他作物上采用同样的原理、同样的措施,也是可行的。这对于粮食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民增产增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贡献对于黑龙江乃至全国都是巨大的。

见习记者:王阳阳;摄影:王阳阳;视频:王阳阳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